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系列评论13:流动共享 莱芜城乡统筹入佳境

来源:大众网 2012-05-15 17:44:59

  融合、流动、共享,莱芜城乡统筹渐入佳境

  “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13)

  大众网评论员 陈宏发

  莱芜,山东面积最小人口最小的地级市,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四年缩小。2011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2.53:1,低于全省2.85:1和全国3.23:1的水平。在中国社科院最新公布的居民幸福感指数测评中,莱芜在全

国294个城市中居第6名。莱芜城乡统筹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三点:“融合”、“流动”和“共享”。

  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模式,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造成这一差距的城乡二元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了,城乡也就被割裂开来了。从这时开始,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性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禁锢在农村中,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由此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收入、社会保障、接受社会资源等全方位的差距,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差距不断拉大。

  莱芜城乡统筹模式被称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在发展模式上要融合,提升农民收入上靠流动,发展成果上要共享。

  融合是发展模式上的融合。首先打破行政区划,实现区域的融合。行政区划上的框框往往限制住了发展的思维和眼光,打破这种思想上的限制才能站在更高处纵览全局。莱芜把全市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按自然和资源,规划三大区:北部发展生态旅游,中西部主打姜蒜加工储运,南部着力钢铁加工物流。其中,北部雪野湖旅游区,北接济南,打造济南后花园,如今,旅游区年接待游客量430多万,这一数字是莱芜总人口的3倍还多;周边50多个村庄,村民年均纯收入增长超12%。行政区域的融合为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是工农融合,引导工商企业和城市经济进入农业、农村,整合企业和农村资源。再者是产业融合方面,促进农业与工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催生新型业态。区域之间、工农之间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莱芜的发展空间得以放大,城乡发展机遇对等。

  流动是发展速度上的提升。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变成资本,资本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效益。在农村,农民手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够产生带来更多的市场价值,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在这一点上,莱芜市充分挖掘土地流转潜力,把土地引导“流”向当地龙头企业,在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以莱芜市高新区鹏泉街道郭家沟为例,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按照每4亩地为1股的标准,将4684亩地折算成1171股,入股土地全部交给郭家沟生态农林开发公司经营,所得收益由合作社和公司按六四分成,社员每股每年保底收益1200元。通过入股流转土地,建立了花生、黄烟、扁桃、板栗4个种植园区和无公害蔬菜、冬枣、金银花3个种植基地,村民到公司打工每年工资收入8000多元,收入水平成倍提高。土地进入流转体制后,为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每年定期的分红,还有土地集约化利用后产生的就业岗位,这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共享是发展成果上的共享。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流动带来资本效益,但如果这种发展的“蛋糕”不能让农民分食,或者仅仅是支付劳动报酬,那不仅不会缩小城乡差距,相反会加大。因此,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建立健全共享机制,共享发展成果。莱芜市加快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公共服务向农村强化,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居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新时期下,缩小城乡差距,协调一体化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没有京沪等超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也无江浙民企的示范效应,更缺成渝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莱芜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为我省中等城市城乡统筹做出了典范,值得推广学习。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系列评论12:郭家沟村土地股权化堪称样本
下一篇:系列评论14:水魂文脉 聊城成生态文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