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本站公告 > 正文

推进理论宣传普及的得力助手

来源: 2012-05-08 19:15:40

    一口气读完《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是一本写给基层干部群众读的好书。其鲜明的群众视角、通俗的百姓话语、浓郁的山东特色,架起了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成为开展理论宣传普及的得力助手。

    一、鲜明的群众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一本通俗理论读物,要想受到群众欢迎,必须积极回应干部群众的期待和关切。实事求是地讲,基层干部群众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和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省委省政府有着怎样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具体中怎么深入推进,当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应该说,《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山东版“怎么看”、“怎么办”、“理论面对面”。紧紧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等十个方面,通过清晰的图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对我省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区域发展的新战略、结构调整的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真正做到了群众想知道什么,它就给大家讲解什么,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基层开展理论普及工作的范本,是群众了解、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渠道。

    二、通俗的语言,让这本书真正地走近了群众。

    该书不是从抽象到抽象地说理,也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泛泛而谈,书里没有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也没有一味地讲高深的道理,而是把专业术语变成老百姓能够看得懂,摸得着,见得到的通俗语言,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例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学习学习再学习”,“一钩准”、“一钩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这些通俗歌曲的歌词、生产生活中的俗语口语俚语,如果不是亲自阅读,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上面这些让人感觉轻松、愉悦的话来自一本理论读物。这种贴近百姓的表达方式让这本书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很强,拉近了理论与读者的距离,使党的政策和理论真正入脑入心管用。

    三、浓郁的山东风味,彰显着本书的地方特色。

    全书紧紧围绕山东、立足山东,讲道理用的是“山东语言”,举例用的是“山东故事”,落脚点也是“山东百姓需求”,全书山东符号俯拾皆是:“群象经济”、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许振超、“两带一创”学习活动、齐鲁大讲坛、“蔬菜大王”王乐义、寿光原县委书记王伯祥、“孔子故里•好客山东”台湾行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等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越读越愿读,在漫游山东的享受中完成了理论学习的过程。正因为这种浓郁的山东特色,这本书让人拿起来不愿放下,读起来不愿歇气,放下后还想重读。作为基层宣传文化战线的一员,要学习好、宣传好、使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在开展“三会一课”、 组织理论宣讲和学习辅导等各项活动中,围绕该书的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推进理论和政策进基层、进百姓心中。(作者系济南市槐荫区委宣传部干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