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肚子上趴着一只虫子,就像颗痣似的,可我猛一想自己肚子上没长痣呀。”昨天上午,家住李沧区的李女士到八医皮肤科就诊,有点发热的她发现被蜱虫咬伤后,十分紧张,就诊后发现没什么问题才放心。据了解,由于近日持续高温,蜱虫非常活跃,伤人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近期八医已经连续接诊3名被蜱虫咬伤的患者,目前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咬人蜱虫来自草地 前天上午,36岁的李女士一家开车外出游玩,午饭时间他们找了一处背阴的山间草地坐下吃饭。“我在草地上坐了1个多小时,我估计虫子很可能就是这段时间爬到我身上的。”李女士说,当天被虫子咬后,她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注意到自己被咬,可第二天早上起床,她突然发现自己肚子上多了一个黑色的痣。 “我不记得自己肚子上有痣,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黑色小虫子,把我吓坏了。”李女士一把就把虫子拽了下来,发现被咬过的皮肤多出一个小红点。李女士仔细一想,这两天她只在草地里停留了很长时间,应该就是在那时被这虫子“盯上”的。说来奇怪,虫子在李女士的肚子上呆了一天,可伤口一点疼痛感都没有。虽然身体没有不适,但一向谨慎的李女士还是放心不下,立刻来到八医皮肤科就诊。 蜱虫咬伤潜伏期很长 通过查看李女士的伤口和虫子照片,皮肤科主任王德旭确诊李女士是被蜱虫咬伤,因为就医及时,李女士的伤口只是看上去有点红肿,经过简单的伤口处理就离开了医院。在处理患者的伤口时有一定难度,因为蜱虫是用位于头部的口器扎入人的皮肤,患者自己把蜱虫硬拔出来,口器就留在皮肤中,而口器只有1毫米长,十分难取。最终是用镊子一点点取出的。 据了解,患者一旦被蜱虫咬伤后,潜伏期比较长,有时几天内都没任何不适。“蜱虫咬在人体皮肤上会很牢固,一般不会自己下来。”王德旭说,蜱虫会通过口器从人体吸血,同时向人体分泌麻醉剂物质,这些物质中含有病毒和细菌,如果感染了布尼亚病毒,就会出现发热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但目前接诊的病号中并没有症状严重的,做好消毒处理后就没什么大碍了。据了解,感染布尼亚病毒的患者初步症状为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蜱虫提前一月活跃 据介绍,我市蜱虫咬伤事件多发于4月至10月,近年来比较常见,但前几年蜱虫出没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以后。由于近日来的高温天气,岛城的蜱虫提前进入活跃期。记者从八医了解到,5月2日至4日,他们每天都会接到一名蜱虫咬伤患者,症状都很轻,而且都是上山或在草地玩耍时惹上了蜱虫。 王德旭告诉记者,“今年蜱虫伤人的时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这几年来患者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去年一年我们共接诊了100多名患者,其中小到1岁,老到84岁的患者都被蜱虫伤过。今年时间提前了一个月,估计全年患者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据介绍,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响蜱虫的活动。其中气温对蜱虫生长有重要影响,我市连日来的高温是蜱虫提前进入活跃期的原因之一。 被咬后可用植物油除虫 据了解,蜱虫在我市分布比较广泛,树林、草丛等地方集中,虽然蜱虫提前进入活跃期,但王德旭提醒市民无需恐慌,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够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市民可以尽量少去树林、草丛密集的地方,在这些区域活动时应扎紧袖口、裤腿口、领口和腰部位置,防止蜱虫进入。”如果一旦发现蜱虫刺入皮肤,切忌不能硬拔,因为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钩形状的口器,同时不要用烟头烫暴露在外的蜱虫身体,这样会引发蜱虫分泌更多毒物。市民可将伤口抹上一些植物油,令蜱虫窒息而死并及时就医检查。(记者 陈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