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注的精神 在江南这四座城市采访,我们还发现,它们拥有相通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对发展的专注。 这份专注,从城市的发展轨迹中可以准确地捕捉到。 10年,甚至更长——当我们面对这些城市,试图理清它们的发展头绪的时候,无论是整体的变迁,还是产业的跃升,还是区域的改造,都不得不用这样的时间刻度,向前追溯。(熟悉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一段绝不能算短的时间了。) 宁波如此。早在第七次党代会上,就确立了以港兴市的战略,到现在,党代会已经举办到了第十二届,这一战略却始终在坚持。惟一变化的是不断调高的目标。“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第七次党代会埋下的种子,在这一届终于赢来收获的季节。 杭州如此。工厂搬迁,一搬就是10年,搬出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城市更新,一建也是10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钱江新城建设,39公里长的运河杭州段整治,城市道路更新,背街小巷改造……哪一个不是穷10年之力?正如有人发出的慨叹:杭州以“十年磨一剑”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耐力,走出了一条品质城市发展之路。 苏州如此。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一张规划图18年不变。期间,有后发的工业区发展速度超越了工业园,一度它不得不面对质疑,甚至讥笑。但工业园始终淡定、从容,按照规划,按部就班地稳健发展。“现在那个工业区,被它早甩出老远了!”苏州的官员信服地说。 南京也是如此。软件产业的勃兴,也用了超过10年的时间培植。2000年起步之时,只有区区200家企业,18亿元的销售收入。而现在,1520亿元的规模都不能令它满足,超越班加罗尔才是它的新目标。 我们深感,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对既定目标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背后其实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未来的尊重。 这份专注,在采访的点点滴滴中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我们采访中,接触最多的是四个城市的官员。在采访结束之际,大都会听到这样的“要求”:“你们记者接触的面广,以后不论青岛,还是别的城市,在推动企业、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一定要跟我们联系,传递给我们啊。”态度真诚、言辞恳切。 而且,这些官员大多不那么“安分”,总是做“越位”的思辨。 杭州一位官员就直陈,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的不少专项扶持资金,其实对企业没什么大用。“你想,一个项目他投了几十亿上百亿,你配套个几十万有什么用?说不好听的,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他说,“我们正设想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不投企业,选一些重点产业建设公共平台,从而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具体的方案了?”我们追问。“没有,这个很难搞,国内没有搞的,我们也还是设想。”他答。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我们忽然明白,为什么在政策法规不能突破的情况下,杭州会用“例会机制”,为服务业营造更好的环境。为什么宁波会把7.7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放大到240平方公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突破之举,在江南,在这四座城市上演。 经过长达半月的奔波,采访组回到青岛,此时的这座城市同样春意浓浓、生机盎然。 相信我们这座城市,也会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样本。(记者 段晓东 邹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