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聚焦大沽河综合治理> 权威解读 > 正文

城市化办公室顾洪军:一轴四城七镇多社区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2-22 14:42:34

    权威解读

    据统计,大沽河流域总人口近240万人,其中70%左右为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达168万人,占青岛市农村人口的53%左右。

    作为岛城的“母亲河”,大沽河规划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建成“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一目标惠及民生,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举措。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化办公室顾洪军认为,无论发展策略还是产业布局等,规划对于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宜居特色小城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发展上形成一轴、四城、七镇、多社区空间格局体系,彰显地域特色,实现紧凑集约发展。

    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大引领

    《青岛市大沽河周边区域镇村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大引领”的指导思想。其中“一条主线”指的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两大重点”即以镇村科学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三大引领”即坚持生态引领、特色引领和文化引领;“四项举措”即采取镇村聚集整合、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举措;“五个原则”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镇村科学布局、生态文化优先保护、彰显地域特色、紧凑集约发展等原则;“六大规划”即通过进行镇村整理,在空间发展上形成一轴、四城、七镇、多社区空间格局体系;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一轴三片带九群”的产业布局体系;通过完善堤路一体、南北交叉的道路系统,打造安全、绿色、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共建共享、服务均等的支撑体系;通过河道整治、林地建设,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增强城镇综合实力,打造特色鲜明、幸福宜居的特色小城镇;通过对村庄分类指导,适度集聚,打造用地集约、品质均优、功能协调的新型农村社区。 形成崭新产业发展格局

    在发展策略上,既要形成以小城市为重点、特色镇为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为补充的城乡协调空间格局;又要形成一产带动三产、三产促进一产、一二三产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大沽河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特色旅游聚集带;同时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特色镇、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在产业布局上,将本着益农宜游、北果南蔬、集群发展的理念,依托资源优势,规划引导,集群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种植观光、湿地休闲旅游为特色,绿色工业为辅,联动发展的沽河主导产业结构,形成“一轴三片带九群”的产业布局体系。“一轴”即沽河休闲农业聚集轴;“三片”即特色瓜果板块、优质蔬菜板块和湿地休闲版块;“九群”即莱西苹果集群、祝沟草莓集群、武备葡萄集群、沽河大蒜集群、移风生姜集群、七级菌菇集群、胶州白菜集群、河口休闲湿地集群和东庄头蔬菜贸易集群。

    据介绍,大沽河周边区域镇村空间发展规划包括流域紧密层和核心区。其中流域紧密层指的是与大沽河相邻的27个镇(街道办事处)、1455个村庄,总面积约3300余平方公里。该区域将重点突出小城市和特色镇的培育,完善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大沽河流域的生态保育要求,整合特色农业聚集发展空间;同时,完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实施以城带乡的城镇化战略。流域核心区指的是受大沽河、小沽河河道整治、堤路结合建设影响最大的、河流沿线两侧各1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和428个村庄。核心层的规划重点依据大沽河近期综合整治要求,规划沿线村庄搬迁、合并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方案,为大沽河流域新农村社区的发展建设确定空间。

    建设紧凑型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

    在大沽河未来的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功能以及发展方向,将核心区域内的村庄在空间发展上分为五种类型:生态保育型、城市拓展型、小城镇聚集型、园区整合型和田园发展型。根据不同乡村空间的特点,因地制宜,实行分类发展引导,建设紧凑型、集约化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生态保育型村庄指因维护整体生态条件的需要,位于生态保护区的村庄;该类型村庄应从生态保育区内全部迁出。城市拓展型村庄指位于城市功能区、已划为城市建设用地或为城市未来发展所预控出来的范围内的村庄;该类型村庄迁并思路是实施撤村并居,农民转为居民,形成城市型社区。小城镇聚集型村庄指位于小城镇驻地以及与镇区空间关系密切的村庄;该类型村庄迁并思路是村庄向镇驻地集中,建设集中居住区,形成小城镇集聚型社区。园区整合型村庄指位于城乡独立的功能区(主要指旅游度假区)内部或附近的村庄;该类型村庄将依托项目带动,在园区内建设集中居住地,引导村庄逐步撤并,融入园区发展,形成园区整合型社区。田园发展型村庄指与城镇空间距离相对较远、位于农业产区、以农村聚落为主的村庄;该类型村庄发展思路是按照地域相邻或产业关联的要求,以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覆盖5-7个村庄的规模,选择一个区位优势好、基础设施建设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村,建设以服务为主的新型社区;同时,在中心村统一规划公共居住点,引导周边村庄逐步撤并,向中心村集中居住,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吕翠)

-
相关链接


下一篇:农委副主任孙念梅:提升农业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