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大沽河将成青岛绿色脊梁 蓝带绿轴相映互生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2-08 15:12:50

    绿道连通十五点 大生态景观体系 水域面积由21平方公里增加至40平方公里

    三区五湖九湿地

    三区分别为河口湿地旅游区、莱西湖生态观光旅游区、故城文化及田园生态旅游区三大滨河旅游区。

    五湖分别为莱西湖、青山湖、东湖、桃源湖、棘洪滩水库五大湖泊。

    九湿地分别为沿河九处面积大于20公顷的重要湿地,包括海口湿地保护区、桃源河口湿地、流浩河口湿地、移风湿地、大小沽河交叉口湿地、潴河口湿地、莱西滨水湿地、猪洞河口湿地、黄同河口湿地。

    绿道连通十五点

    结合防洪堤坝,建设贯通南北的滨河绿道,并与各旅游功能节点内部的绿道相连接,形成相对自成体系的绿道系统,积极融入青岛市域的绿道系统。

    河流沿线规划布局十五个旅游功能节点,分别为入海口及城阳滨河节点、胶州城市滨河节点、桃源湖湿地节点、李哥庄滨河特色小城市节点、七级乡野特色田园节点、南村滨河特色小城市节点、移风旅游服务中心节点、即墨故城/沽河岔口节点、东庄头特色农耕园、莱西城市滨河节点、产芝水库滨湖节点、日庄镇滨湖节点、猪洞河岔口/武备镇节点、黄同河岔口节点、青山湖风景区节点。

    二十二桥跨两岸

    沿大沽河流域将建设22座桥梁,同时两岸建设生态绿廊和绿道。其中,南北蜿蜒的绿道主要方便周边的居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纵向贯通的沿河道路提供沿河交通的主干道。二十二桥跨两岸将加强河流两岸交通联系。同时,区域路网有机衔接——形成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

    河道内可利用的滩地,应规划为公共活动空间,严禁私人、企业占用。根据河滩用地大小,合理组织交通方式,主要以木栈道、石砌小路等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为主,并与滨河道路相连,将滨河绿道建设延伸至河滩。若用地空间充足,可修建停车场。

    二十五闸水相连

    大沽河是青岛重要的水源地,在水资源方面,通过整治,可增加可利用水量6800万立方米/年,将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至87.81%,满足沿岸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需求;通过污染防治及规划建设管制,强化水源地保护,远期地表水质提升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地下水源地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II类标准。在水安全方面,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有力保障了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及农业生产的安全。在水环境方面,修复生态环境系统。划定水面保护区,建设滨河林带,保护河道及河流湿地,为野生鸟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在水景观方面,通过增加拦水闸坝,实现河道水面相连,规划建设桃源湖及滨河湿地,增加水面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滨河建设特色小城镇

    大沽河规划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建成“滨河特色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化办公室顾洪军认为,无论发展策略还是产业布局等,规划对于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宜居特色小城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发展上形成一轴、四城、七镇、多社区空间格局体系,彰显地域特色,实现紧凑集约发展。

    在大沽河未来的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功能以及发展方向,将核心区域内的村庄在空间发展上分为五种类型:生态保育型、城市拓展型、小城镇聚集型、园区整合型和田园发展型。根据不同乡村空间的特点,因地制宜,实行分类发展引导,建设紧凑型、集约化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大沽河建设将分级布局城乡公共服务中心,以公共服务系统编织中心体系网络,形成网络化的中心格局,缝合流域内的乡村与城镇,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地区三产互补发展,引导城乡多元发展。将以战略性功能节点,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城乡空间格局,通过大沽河串联沿线风景旅游区、特色村镇、生态农业博览区等功能片区,实现城乡空间的统筹发展,建设理想之城。

    大沽河将积极培育流域内小城市及特色镇,作为推动流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和动力,创造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带动流域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未来,胶州市李哥庄镇和平度市南村镇将成为小城市,前者将重点发展为新兴工业重镇,大沽河畔重要的旅游度假基地、宜居水城;后者将重点发展为集旅游度假、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城市。莱西南墅镇、店埠镇、日庄镇,平度云山镇、仁兆镇、古岘镇,即墨移风店镇、七级镇,城阳河套街道办事处,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城镇发展的新动力。大沽河流域内其他农业特色镇,将重点强化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大沽河治理大事记

    作为母亲河,大沽河更是孕育青岛历史文明、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摇篮,大沽河流域也是推进青岛市城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地区,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的意义也极为重大。 2011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011年5月1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调研全市水资源情况时的讲话中指出:大沽河流域覆盖青岛近一半的市域面积,是青岛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好、保护好这条母亲河,使其真正展现魅力,必须做好大沽河文章。

    2011年8月3日,为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大沽河,全面提升大沽河对全市经济社会的支撑力、保障力和拉动力,青岛市委市政府下发题为《关于实施大沽河治理的意见》的文件,全面启动大沽河治理工作。

    2011年9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大沽河治理规划主题会议上称“这是事关青岛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大沽河治理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10月8日,中共青岛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委会第127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保护与空间利用总体规划》。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迎接第十一次党代会 青岛今年加快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