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必须突出青岛蓝色文化特色,使青岛文化建设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同频共振,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品质。如何以蓝色文化推动蓝色硅谷和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如何铸就城市特色品牌,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记者日前采访了专家学者和创意产业界人士,对此予以解读。 创新与蓝色深度融合 记者:近年来,我市确立并重点发展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如何让这些文化资源为蓝色经济增添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培育蓝色文化? 马达 (市委党校科研部教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创始人):培育蓝色文化,是青岛社会进入新的文明时期的表现,也是岛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通过探索实践建设品牌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文化街、文化产业集聚区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我市培育了众多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产品、服务和节会初步构建起了文化产业品牌体系。眼下,我们正在建设追求创新、海纳百川的创意型社会。只有在尊重与包容的氛围下,城市才会形成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知的不竭动力。 当然,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在新型社会环境下,如何保留住这些创意创新的“种子人才”,将成为青岛未来十年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这个时期,海纳百川般尊重、包容人才的心态,将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良好且有前瞻性的政策推进下,蓝色文化必然会使宽容与尊重成为一种主流。在蓝色文化指引下,年轻人可以放心创业,科技工作者能放开手脚创新,设计师能设计出更多的眼前一亮的文化创意产品。漫步在青岛街头,将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城市新形象。 王海宁(市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把蓝色文化落到实处,就要充分赋予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构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格局,通过文化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工业设计是创意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蓝色文化的组成部分,能为城市增添活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意见》提出,着重培育蓝色文化,鼓励创造创新,这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即设计创新应与蓝色产业深入融合。在具体建设内容上,应搭建服务全市的文化发展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产业需求。反过来,也应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文化表现力,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推动文化领域的蓝色创新。 挖掘整合城市品牌 记者:《意见》中提出,通过重大文化活动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青岛有着怎样的优势?还需在哪些方面深入挖掘和提升? 张世斌(市会展办主任、市会展业联盟主席):城市品牌需要一种可感知的形式、一个能与受众沟通的平台。各类城市节庆活动可谓为城市品牌建设找到了最佳平台。节庆活动可以深入整合品牌文化,突出城市文化精髓。在这一氛围下,城市文化会迸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对相关产业发展和城市美誉度、知名度提升都具有引擎作用。 近年来,青岛会展业以其强大的经济拉动效应和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迅速成为拉动服务业持续增长的一支强大力量,对青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博会、时装周、帆船周等本土品牌展会已享誉海外、广受赞誉;英国《金融时报》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能源资源青岛圆桌会议、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北方家具展等埠外来青知名展会也在世界各地叫响了“青岛”品牌。从青岛国际啤酒节获评 “2011年度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到萝卜会、糖球会、田横祭海节、大泽山葡萄节等本土民俗节庆发展壮大,节庆产业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拉动了多项关联产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青岛知名度和美誉度。《意见》对节庆文化活动从理念上进行了创新,必将成为世界感知青岛、青岛融入世界的夺目名片,既体现青岛特有的城市精神,也拓宽青岛对外交流的窗口,成就青岛的城市品牌。 董志文(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主任):一个城市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体的生活品质,也形成了城市一种特殊的张力。城市品牌文化将城市理念以直观和感人的形式传递,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情绪与心理状态,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美好、善良和关照以及其中的召唤和推力。 青岛正在发展成为国际性都市,除了过硬的基础设施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外,青岛给市民乃至全国人民深刻印象的就是诸如“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第五届中国品牌节公布的2011年度 “中国十大品牌城市”名单中,青岛名列榜首,这一切证明了青岛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付出和成绩。 青岛是一个年轻具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如何进行优势整合以及深度开发是各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符合市情、顺应民意。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不是作秀,而是关乎到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这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级政府的协调,还要体现民意,政府在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电影之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大众的需求。 其次,提炼青岛特色文化,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以节庆活动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加快文化建设,拓宽宣传途径,积极营造氛围,打造具有青岛地域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从而提升青岛软实力和文化品牌竞争力。 再次,注意优势品牌文化的整合和深度挖掘。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用现有哪一个品牌代表青岛都略显单薄。虽然每个品牌都很诱人,但是除了青岛是它们的共性外,很难从名称上找一个清晰的文化主线来贯穿。所以,我们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过程中,不仅要有量变,还要深度挖掘,不是品牌越多就越好,要让其产生 “化学反应”,对那些“子品牌”要进行整合,产生品牌合力。在这方面,旅游品牌“好客山东”就是很好的范例。 吸收传承文化遗存 记者:历史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浸润,使青岛形成了丰富性、多元化的历史文脉。如何在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同时,把青岛本土文化闪光点放大?如何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为蓝色文化发扬光大贡献民间力量? 宋文京(文化学者、书画家): 对青岛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首先要在认识上树立大青岛的文化概念。青岛不惟有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代史,有宝贵的传统文脉。青岛可资保护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深具历史人文价值,我们习惯上所谓的“绿树红瓦,碧海蓝天”就是典型的青岛人文和自然景象,尤其需要加以悉心保护。文物和建筑是民族和地域的器物文化,是文化血脉的载体。青岛欧陆风情区意味着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的建筑和环境,需要修旧如旧,维持原有风貌。八大关、名人故居、历史文物古迹等是青岛的骄傲,是不可复制不能再造的固体遗产,也是旅游观光的重要资源,需要保护性的再利用。近现代工业遗产是一笔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其存在意义再过更长的时间更能显现出来。目前,青岛依据以上遗存建成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例如,老舍故居建成的骆驼祥子博物馆,安徽路邮局建成的青岛邮电博物馆,一些工业遗产地建成了啤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等,这些都是科学开发和运用,让老建筑重新被注视。 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挖掘文化资源,加大旅游文化的科学开发是青岛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课题。近年来,各区市在富有传统特色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和再造了新的节庆项目,令人瞩目。海云庵糖球会人头攒动,即墨祭海节愈加正规化、礼仪化,琅琊文化旅游节内涵更加丰富,崂山论道名动八方……除此之外,各种民间民俗的文化展示空间层出不穷,崂山民俗博物馆、韩家民俗村、崇汉轩汉画像博物馆、CHINA公社民俗展示厅等都保留保护了大批民俗民间文化。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比如,茂腔、柳腔、胶州秧歌、崂山道教音乐、平度宗家庄年画、大鸥鸟笼等,都值得挖掘保护,并发扬光大。 青岛市民文化生活近年也有颇多传承性的品牌,如青岛工人文化宫“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青岛书城的赏书会、青岛市图书馆的文化大讲堂和青岛市群艺馆的市民大讲堂等在文化知识普及传播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具有深切的公益精神。在各个城市发展蓝色经济,培育蓝色文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广泛调动社会资源,不断吸纳民间资金扩大文化传播场所,立体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科学发展。曾有哲人说过:“工程可以使城市变大,但文化才能使城市伟大。”我们需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尊重和爱护每一种有价值的文化遗存。 田清来(市民俗学会会长):对于民俗文化来说,《意见》中有不少创新的思路,比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设山东半岛民俗文化展示区等等。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要求其传承模式必须由被动展示向主动渗透转变。随着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基层文化单位和民间艺人也为传统文化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民俗文化以越来越综合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体现出其中的百姓含义。随着我市对民俗文化日益重视,传承民俗文化的平台将更加丰富,民俗文化展示也将办成常态化的品牌节庆活动。 传统文化要为现代人们所接受,需要将其内部潜力和外部活力融合起来,将文化资源与现代民众的生活结合起来,主题的确定既要挖掘、传承、弘扬,又要有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这也是民俗文化村、民间工艺展示受欢迎的原因所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迫切需要运用各种现代手段,把静态的陈列变成动态的参与,让市民游客通过民俗活动找到自己生活的体验,获得快乐和幸福。青岛民俗内容十分丰富,其节庆活动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借助民俗节庆活动,不仅可营销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经济,更能形成健康的、长期运营的消费业态。□本报记者 王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