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 正文

田横非法采泥泛滥 老板月入5万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1-07 07:03:35

    核心提示

    海泥中含有丰富的藻类及微生物,是海参育苗的极佳饲料,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原本不起眼的海泥遭到疯狂的采挖。近日在即墨田横镇鳌山湾,大量非法采挖海泥的铁皮船齐聚湾内,在众人的眼皮底下疯狂盗挖,望着母亲湾日复一日地遭受破坏,村民们心痛不已。然而面对明目张胆的盗挖行为,执法监管部门却表示对于采挖海泥的相关规定“几乎一点也没有”,在无据可依的情况下“执法”与“监管”都成了空谈。

  报料>>>

  即墨鳌山湾采泥船横行

  “田横西海现在偷挖海泥的人越来越多了,最近不光是原先的铁皮船,就连一些木壳船也加入进来,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个湾就全完了。”近日早报接到即墨市民匿名来电报料称,在即墨鳌山湾盗挖海泥的行为十分猖獗,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鳌山湾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

  据该市民介绍,采挖海泥的行为在即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之前由于鳌山湾海参养殖规模不是很大,海参养殖户采挖的海泥大都是少量的,并未对附近海滩产生坏影响,但近几年即墨鳌山湾周边海参养殖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一些人瞅准了采挖海泥有利可图,开始大规模地采挖,近30艘采泥船整日游荡在海岸边盗挖海泥。

  探访>>>

  平整的海滩已满目疮痍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即墨鳌山湾周边进行探访,在采访过程中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盗挖海泥在鳌山湾周边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附近村庄里的随便一个老人和小孩都能说出几个挖海泥的地点,而在这里村民们并不认为采挖海泥是一种违法行为。“你们来买海泥是吧,俺村这边没大有,你上‘黑子’‘埠西’那些地方打听,那些地方到处都是,你问问就知道了。”田横镇周戈庄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记者驾车沿鳌山湾海域行驶,在海边见到20余艘四四方方形状如盒子般的铁皮船,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渔船,但据周边村民介绍,这些造型奇特的船行动缓慢,根本打不到鱼,这些船只在海岸边不停游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采挖海泥。

  走在海岸边,记者能够清楚看到一艘艘长达10米的采泥船停在靠近泥滩的位置上,工人们将一根长长的橡胶管子插进泥潭中,随后开动马达大口大口地“吞着”海泥,几分钟后泥滩上就会出现一个深深的大坑,长约几十米,宽达十几米,深度则能够达到一米多,放眼望去这样的深坑在海岸边并不少见,在海水退潮的时候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原本平整的海滩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小伙子你是来这边玩的吧,可得小心啊,掉下去可就坏了。”海边一位正在织网的渔民好心提醒记者。

  调查>>>

  月入5万元很平常的事

  记者了解到由于田横的海域大部分属于泥质海岸,而海泥里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生物,藻类含量丰富,是海参育苗不可多得的天然饵料,更是养殖海参不可多得的天然饵料。正因为有着强大的需求,金钱的诱惑吸引了这些非法采挖者,将海泥吸走倒卖给海参养殖户,牟取暴利。

  据埠西村村民介绍,一艘铁皮船大概可以装下10吨海泥,一桶海泥如果按200斤计算,10吨海泥就可以装500桶左右,一桶海泥的价格为8元左右,批发价在4元左右,如果买得多,价钱还能再便宜一点,但不管怎么算一艘采泥船一天至少能赚2000元,月入5万元是很平常的事。在暴利的诱惑下,如今采泥已经成为田横镇许多临海村庄的固定产业,“俺们这里的泥好啊,养分高还便宜,威海、大连都上我们这个地方来买泥,比打鱼什么的强多了,原来还都嫌弃这个活又脏又累,可现在这年头老老实实打鱼还挣不过挖泥的。”一位村民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发布2011重点项目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