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空港、海港发展,推动海岛民生和法海寺、法显祠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市政协领导先后百余次前往空港所在地城阳、海港所在地黄岛、胶南深入调查研究,足迹踏遍了住有居民的海岛。 青岛市政协认为,特色街建设具有有利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保护文物、增加税收等十大优点,因此在向市委提出依托旧城改造,打造中外特色风情街建议的同时,市政协机关各部门出谋划策、招商引资,分别负责协助推动一条中外特色风情街。特别是在推进馆陶路“变身”德国风情街方面,机关各厅室积极作为,相互“竞跑”,引进项目,并积极助推了德国商品青岛展销会成功举办。 2008年,一名群众致信孙德汉主席,诉说其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给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请求市政协给予帮助。这封“求救信”引发了青岛市政协长达8个月的专题调研。市政协成立了由教育、医学、社会、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部分中小学和职业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专门赴“网瘾少年”家长提到的宁夏考察当地网吧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实地考察了临沂、济南等地的网瘾康复机构。调研过程中,市政协还开通了“戒网瘾”热线,并邀请有关专家为200余名孩子和家长讲授如何戒除网瘾。为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关注,孙德汉及市政协向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政协、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防止我市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案》、《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华社《内部参考》刊登了青岛市政协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还主动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扶贫济困。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为灾区捐款活动中共计捐款50余万元,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连续3年帮扶胶州市里岔镇河北村,筹集资金130万元,使该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11年,市政协又启动了对即墨市移风店镇后古城村的定点帮扶工作,目前已筹集资金400余万元。市政协开展的“送健康进村镇”、“送医进社区”、“送科技文化下乡”、“送法进万家”、“送金融服务进企业”等公益活动,也都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创新机制,搭建履职新平台 “不创新,履职将逐渐成为空话;不创新,为民将逐渐流于形式。一句话,不创新,政协工作就没有出路,就没有活力。”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认为,机制创新既关根本、又关长远。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才能使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范可守、有序可循,才能使政协在履行职能中更好地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才能使政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青岛市政协着眼于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能,陆续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新机制,搭建起政协履职的新平台。 提案工作新延伸:“双向民主评议”。市政协与市政府一起,以提案为主题,委员评议提案办理情况,政府承办单位评议委员提案质量。“提”“办”双方互为主体、互相评议、彼此监督,营造了提案工作的良好环境。“以评促改”,促进了有关职能部门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的改进,提高了提案落实的效率,民主纳谏的大门越敞越大;“以评促办”,提高了对提案的面复率、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使提案工作越办越实;“以评促提”,促进了提案符合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提高了提案质量、提案办理和民主监督的实效。换届以来,委员共提出提案3200余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办理落实。 委员评议新模式:“述职考评”。市政协探索建立了“界别+区域”委员活动组模式,将委员按界别划分为26个界别活动组,依托12个区市政协按区域划分了24个委员区域活动组,为委员搭建了沟通和履职的平台。同时,以委员区域活动组为单位创立了市政协委员履职考评制度。每名政协委员每年在区域活动组述职一次,接受其他委员及社区居民代表评议。通过述职考评,既有效调动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提高了委员的履职能力,又为委员展示履职业绩提供了平台。述职考评加强了委员之间的工作交流,增强了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增添了政协工作的动力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