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综合类> 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社区医院转型“私人医生”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1-11-21 10:41:53

居民在社区卫生室取药。(资料图)

“现在社区医院逐步由原本的简单的问诊功能,逐步转向慢性病管理、上门服务、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贴身服务。”近两年,市南区委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服务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在逐步加强和扩展。据了解,市南区的社区医护人员用一半的工作时间进行上门服务、慢病管理和健康指导。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考察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时,对市南区社区卫生慢性病防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岁以上纳入监督检测

为了能更好地检查居民的慢性病情况,市南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成立了全科医生团队,每个全科团队由2名全科医生,2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生人员组成。承担两个社区居委会的慢性病人管理,负责全区17万余名慢性病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干预服务。“在慢病管理过程中,采取了对辖区高危人群的筛查、慢性病人的治疗以及跟踪随访工作。”市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工作方式是采用入户筛查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未来将入户对辖区20岁以上所有居民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风险评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发放健康生活用具。而且,对高危人群健康生活的指导、慢病患者个体化干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模式正在不断拓展。

查出慢性病就记录在册

在江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记者看到一个名为“自助健康小屋”的房间,里面配备了各种自助体检设备,居民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免费使用仪器进行自测,及时了解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等各项身体健康指标。“这个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在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内,作为开展社区疾病筛查、确定高危人群、对指标异常的居民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的依据。”市南区卫生局局长岳洁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社区居民健康数据和医生信息录入到每个电子信息管理网格中,实现了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的定量、定性、定位,实现了对社区居民健康指导、诊疗、康复等全过程服务,而所有慢性病的居民都将被记录在册,让居民慢性病不再“潜伏”。

小门诊“变身”贴身医生

作为威胁生命的疾病种类之一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大众化疾病。据调查,青岛市居民有58.5%的肥胖人,而肥胖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致病因素,青岛市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必然受其影响。“看病就到大医院,挂号就挂专家号”已成为许多市民的就医习惯,由于市民担心社区门诊的医疗条件和医生的水平,害怕因治疗不当小病变大祸,大多数市民仍然认为社区医院只适合开药或进行简单的输液,个别市民甚至误认为社区医院是“小型的私立医院”或“私人门诊”。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市南区卫生局把服务方式“转型”,要让社区医院变为居民家里的私人医生,了解居民身体情况,特别是慢性病的发展情况。岳洁告诉记者,社区医院定位就是要服务社区居民,做好贴身小医生才是社区医院的根本。 本报记者 赵王月博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市南为企社区服务站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