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蓝色硅谷 青岛领军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0-26 06:24:56

青岛打造蓝色硅谷

    湾区大青岛 绘就蓝图

    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近日出台 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并将适时推进城镇合并

    核心提示

    近日,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规划出台。该规划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统一新区规划建设,统筹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将突破发展空间不足、城乡分割的局限,形成“湾区大青岛”多中心发展格局。

    今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

提出要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

    新区着眼建设国家级经济新区,积极推进新区资源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新区在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率先突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入全国新区第一方阵,打造沿黄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国际航运枢纽、国家海陆统筹发展试验区、国家高端海洋产业发展领航区和青岛现代化国际新城,支撑青岛发展成为“国际湾区都市”。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以新区北部城区和董家口港城带动全域发展的城市框架,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一流的幸福宜居新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大功能区 打破现有行政区划

    新区按照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全域城市化的思路,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统筹海陆资源,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将着力打造一个新区核心区,以及六大经济功能区。

    新区核心区: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文化、科教中心。依托唐岛湾、灵山湾的滨海岸线,重点发展金融、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和国际会议,推进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品牌建设,构建人文新区。

    六大经济功能区主要包括:

    1、保税港区拓展区,发挥口岸功能与保税功能叠加优势,促进国际贸易、航运物流、临港制造、金融联动,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港航服务、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临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

    2、中德生态园拓展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等,建设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

    3、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发展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物流、贸易和港航服务业,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铁等重化工业,培育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产业,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4、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零部件、纺织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产业。建设中日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争取建立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打造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区。

    5、海岛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灵魂、产业化为方向,在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竹岔岛海上乐园,发展免税购物、休闲渔业。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岛、休闲岛和旅游度假胜地。

    6、琅琊人文宜居区,发展金融、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和都市工业。加强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传承琅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人文与自然景观,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加强产业区、居住区间绿地建设和生态防护,加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新城。 五大支柱 建设世界级产业基地

    新区立足产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做强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海洋高端石油化工、海洋运输物流和海洋文化旅游业,建设世界级产业基地。

    1、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做大船舶制造业,做强海洋结构工程与装备制造业。争取引进轿车整车项目,发展新能源汽车、特种车及零部件。培育风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港口机械等产业。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提升汽车电子、网络智能家电、数字视听、卫星组装产业,发展芯片、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等核心产品。

    3、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一体化延伸石化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大宗有机化工产品,以及树脂、橡胶、化纤等合成材料,发展面向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轻纺工业的高端石化产品。积极发展新兴海洋化工。

    4、海洋运输物流业。加快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引进培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加强海运与陆运、空运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开展以港口为龙头的全程物流服务业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发展保税物流等新业态。

    5、海洋文化旅游业。推动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和世界级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 交通蓝图 薛家岛至团岛规划建地铁

    适应青岛湾区大都市发展趋势和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地位需要,构筑新区对外两小时辐射圈,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新区内部半小时通达圈,建设安全、快捷、高效、绿色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对外交通设施。建设以城际铁路、高快速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主的对外交通网络,构建“廊道+枢纽”发展模式,承担新区与周边市区和半岛国际机场、铁路青岛客运北站、铁路青岛集装箱中心站等重要枢纽交通联系功能。推进青连铁路建设。超前规划建设薛家岛至团岛地铁,适时向新区核心区和董家口新港城延伸。建设莱州-胶南南北大通道、青兰高速-董家口港区联络线、胶南东西大通道等道路工程。建设新区铁路客站、西海岸汽车总站等对外交通复合型枢纽,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隙衔接”。

    区内交通设施以快速主干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主体的交通网络,连接北部主城、董家口港城,实现半小时通行目标。

    城镇建设 适时推进城镇合并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原则,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现代化主城区。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分区,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协调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和新城区建设,统筹协调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提升新区文化品质,集中展现高标准的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质量。推进高端产业集聚,提升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董家口新港城。以港口和经济功能区开发带动城市建设,挖掘琅琊历史文化内涵,加强产业和人口集聚,促进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高标准建设港城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拓展港城规模。坚持绿色低碳理念,优化城市环境,增强综合承载力,建设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一流、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港城。

    特色城镇。加快镇驻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养生产业、观光旅游业和其他配套服务业,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适时推进城镇合并。

    新型农村社区。制定实施合村并居规划,有序推进村庄集聚改造和融合提升。增强新型社区医疗服务、文教体育、社区治安、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模式,提高居民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社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记者 官华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蓝色宏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