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底 捞出金银
崂山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专家精英们用智慧实现海洋高端产业兴起
今年1月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计划在崂山区至即墨市鳌山湾一线打造青岛“蓝色硅谷”。为实现这个梦想,岛城人付出了哪些努力?昨天早报记者自东向西分别探访崂山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看到
,两个区的专家精英们用自己的智慧实现着青岛人的海洋梦想。
时间:昨天上午10时 地点:崂山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用鱼皮培育人工眼角膜
“我们研发的海水鱼皮胶原蛋白在组织工程人角膜上的成功利用,开创了海洋生物材料应用在人体器官重建领域的先河。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30万片人工全层眼角膜,产值保守估计为30亿元人民币。”昨天上午10时,在崂山区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全向记者介绍独门绝活。
据了解,今年8月,该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运用生物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了以“深海鱼皮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人工全层眼角膜”,并实施了世界首次动物移植实验。这标志着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已成功运用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和海洋生物材料率先攻克了人工全层眼角膜合成这项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的难题,在此项研究中,我国已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该项技术预计明年初进行临床试验,明年中下旬开始投入生产。
时间:昨天上午11时 地点:沙子口大河东附近 船舶设备订单超过两亿美元
昨天上午11时,记者在沙子口靠近大河东社区走进青岛双瑞和海德威两家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这两家企业的厂房很普通,两家企业的预估合同订单价值超过2亿美元。
2010年底,青岛双瑞和海德威两家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认证,成为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业获得国际认证仅有的两家企业。在崂山区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两家企业迅速将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转产,半年之内即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装船应用。据了解,截至2011年8月底,海德威已获得船舶压载水处理成套设备国内外200余份意向订单,预估合同值超2亿美元。
据介绍,崂山区作为“蓝色硅谷”的支撑点和孵化器,将担负起科技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重任。截至今年9月,随着两家获国际认证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达产和世界首例组织工程人工全层眼角膜动物实验成功实施,崂山区在“半岛蓝色经济区”舞台上率先完成了一次精彩亮相,为青岛蓝色硅谷规划的正式实施做好了铺垫。
崂山区聚焦海洋人才 旁白
沿着滨海大道,崂山区已落户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等60余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这些国字号科研院所、实验室聚集了大批蓝色海洋经济人才,进一步奠定了青岛在全国海洋科研、海洋教育中的领先地位,可为全市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创新支持。
据崂山区科技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崂山区目前拥有两院院士11人、外聘院士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其中从事与蓝色海洋科技相关研发的专家占70%以上,区域内拥有蓝色海洋科技类人才9万余人。人才的富集保障了区域内科技创新的空前活跃。2011年上半年,崂山区专利申请量达到1647件,其中海洋科技类占47%以上,位居岛城首位。崂山区万人专利拥有量超过300件,已连续7年居全省首位。
时间:昨天下午2时 地点: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秀园路 给研发新药当技术保姆
昨天下午2时,记者来到高新区秀园路,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公共平台的相关设施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个平台可不一般,要想研发新药可离不开这个平台。
据高新区管委会安洋介绍,2011年9月26日,青岛高新区与北科建集团合作建设的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公共平台楼落成仪式举行。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公共平台楼的落成,标志着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专业服务能力跃升到一个新高度。以现代生物技术为特征的技术支撑体系和全产业链无缝连接的专业服务体系,显示了青岛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超前意识和国际眼光,为青岛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能级提升,对接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研发水平,提供了一个坚实支点。
据了解,孵化中心总投资约7.6亿元,占地约143亩,建设内容包括药物研发实验室、生物制药GMP中试生产车间、药物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及公共配套服务区域等。孵化中心建成后,可为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完善的、高水平的孵化环境和技术服务,将吸引国际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企业,预计年技工贸总收入将达到150亿-20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多元,吸纳就业人数达2.5万人,成为引领区域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旁白 盐碱地上建起高新区
2008年5月,青岛国家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标志着青岛国家高新区正式拉开盐田荒滩上再造高新技术产业新区的史诗序幕。青岛国家高新区坚持生态、生产和生活各占三分之一的空间比例,实现了基础设施和生态景观环境的完美升级。坚持高技术、无污染、低能耗、有特色的产业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已现雏形,已聚集了一批全球知名企业的高端项目。如今波清水碧、路网纵横,高端产业发展框架展露雏形。一座生态科技新城正在胶州湾悄然崛起。
连续两年高新区实施饱和性投资,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0多亿元,共平整土地34平方公里,新建道路130公里,敷设综合管沟50多公里,整治水系景观550多万平方米。目前高新区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70多个,总投资额650多亿元。青岛高新区将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胶州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全面完成创新型园区建设任务。到2015年,初步达到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区域性科技商务中心的发展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0%,成为推动青岛市产业高端化发展的主引擎和新兴的经济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