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三成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正常的社交活动,上网和看电视成了主要娱乐方式。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青岛市卫生局昨日发布“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存状况调查”,调查发现这些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治疗现状堪忧,而我市七区范围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万人,部分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导致病情经常复发,甚至有患者因病致残。
权威发布
新市民最缺乏安全感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普通人均水平。他们的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全需要(36.49%),也就是说新市民普遍缺乏安全感,其余依次为自我实现(26.37%)、尊重(18.20%)、爱与归属(11.84%)、生理(7.10%)。专家分析说,在城市里,外来务工人员工作辛苦,收入偏低,生活贫困,在就业、安全、维权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经常遇到困难和压力,户籍制度下的双重标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文化生活的单调等,都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或者心理障碍,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在调查中专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交情况问题严重,接受调查的新市民中,有35.51%几乎没有正常的社交,也就是除了上班和与工友交往外,几乎不和别人来往,偶尔参与社交活动的占49.8%,主动参加社交活动的仅有3.92%,而经常参加社交的人员比例,还不到11%。专家表示,这里所说的社交,是指与同年龄段人相互交往,有共同的爱好或目标,而并非指上下班时与同事的正常来往。
治疗周期长负担重
医疗费用调查数据显示,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城市平均每人每年11720元,农村平均每人每年10140元。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重性精神疾病治疗费用并不是最高的,但是重性精神疾病作为一种特殊疾病与其他病种最大的差异是它的治疗周期相对比较长,同时因为精神疾病患者支付能力较弱,因此导致患者整体负担较重。另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家庭的照料较少,获得的家庭支持十分有限。一般来讲,只要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患者能够临床治愈。但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精神医疗资源严重短缺,致使许多患者得不到正规治疗。
调查背景
1300名新市民接受调查
在发布会上,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冠军副主任介绍,新市民的心理状况调查,抽取了我市外来务工人员1300名,并排除了患有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人员,通过现场问卷方法对心理状况、心理需求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其中男性占88%,远高于女性的比例,人群平均年龄仅29.61岁,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及以下,初中及以下的占37%。超过八成外来务工人员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存状况调查面向990例患者展开,对其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医疗费用支出等进行了问卷调查,患者平均年龄54岁,职业分布为工人(含农民工)35%、农民17%、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专业技术人员4%、商业/服务性工作人员1%、离休/退休18%、待业14%、学生或儿童1%、其他5%、不详2%。据了解,市精神卫生中心近期推出一系列惠民活动,10月10日至16日,每天免费咨询前5名(沙盘治疗、生物反馈、情绪宣泄室),前10名免费心理测查。预约电话:82828120,地址:安徽路32号。
打工者闲暇最爱泡网吧
新市民的业余生活中缺乏多彩的元素,很多打工者没有足够的社交活动,闲暇时最多的是上网和看电视,其中泡网吧是绝大多数打工者的最爱。“我平时就喜欢上网,聊天、看电影、打游戏,有时候一泡就是一天。”在城阳一家机械厂打工的刘强(化名)告诉记者,忙碌时他曾连续加班半个月,但闲下来可能四五天不用上班,闲暇时他的时间多数用来泡网吧,虽然只有19岁,但他在游戏里已经是个“老人”。
而在市南区做软件行业的小张,业余生活要丰富许多,中专毕业的他在一家公司做数据库,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学的,“不少同学在青岛工作,经常聚会又认识了各自的同事,朋友也算不少,打球、爬山,有时候还一起看电影。”小张说他前段时间交了女朋友,业余生活的重心有了改变,活动圈子相对小了一些,但个人问题总算有了着落。
数字
市区重性精神病超4万人
“市内七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已经超过4万人,医疗需求不断在增加。”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王冠军表示,经济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城市患者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17217元,患者个人年均纯收入为13605元,仅分别为我市城市人均水平的63.1%和54.4%;农村患者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10744元,患者个人年均纯收入为1408元,仅分别为我市农村人均水平的70.5%和13.3%。城市患者家庭负债率为11%,农村患者家庭负债率为61.6%。专家分析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收入远低于本地平均水平,这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患病后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导致收入明显减少有关,患者家庭也因需要承担较多的医疗费用及需要耗费人力照料患者导致收入下降甚至负债。
个案
患抑郁症曾想自杀
昨天下午,记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见到正在做康复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赵先生,64岁的他曾患重度抑郁症,经过半年多治疗已经基本康复。“过年的时候他整晚都睡不着,非得要去医院住,可到了医院不停按铃找医生护士,周围的人都没法正常工作生活。”赵先生的老伴孙女士说起过去的事,还显得心有余悸,她告诉记者,去年底赵先生查出脑血栓,可他自以为身体好,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有时候他不承认自己有病,总说自己身体好,有时候又嚷着去医院,怕发病后来不及治疗。”孙女士说,老伴每天都十分慌张。
“患者曾经想过自杀,而且连遗嘱都准备好了,据家属说他的遗嘱十分仔细,甚至写了某些物品置于何处,还当面交待女儿很多事情。”接诊的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科主任景艳玲说,由于对生活极度缺乏信心,赵先生得了重度抑郁症,还想到了自杀,不仅遗嘱写好了,他还设计了自杀方式。据介绍,该科的病房中目前有72名患者,最高时达到了91人,都是病情很重的精神病患者。
“治疗时最需要别人鼓励”
“我来医院前,很害怕被人当成精神病人,我身体一直都那么好,不敢承认生病,怕被人笑话。”已经康复的赵先生坐在记者对面,坦然承认自己患过精神病,原本要强的性格也已经温和很多,他说自己之所以能燃起做治疗的信心,是因为景艳玲主任见他后的第一句话:“不像个病人,真看不出来,一定能治好!”老赵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医生这样鼓励,他绝对不会同意住院,更别说半年多后自己康复如初了。
赵先生告诉记者,好的治疗环境是精神病人康复的基础,不论是关心还是歧视,精神病人感受到后会在心理上将其放大理解。“我发病后在家里成了大麻烦,老伴天天抹眼泪,女儿也愁容满面,家里的事全乱套了。”赵先生说他后来想明白了,开始积极治病,到9月底他已经开始做康复治疗。(记者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