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唯民书记"文建明患癌仍工作:没有无缘无故的"刁民"

来源: 2011-09-25 21:23:23

   群众不停出“上联”,干部要不断对“下联”

    在营山县,文建明还有另一个绰号:“治乱书记”。

    2001年4月,他被派到新店镇任党委书记。这里一年换了4任镇领导,其中一位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找县委闹着要走人。那个年月,农村税费改革还未推行,农民负担沉重,干群矛盾突出,乡镇干部不好当。

    文建明上任后的第一站是鲜鱼村。启程前,有镇干部告诫他:见到干部的小汽车来,

小心村民泼大粪。

    听说镇上来人了,一声吆喝,山坡上到处站满了人。男人们手上攥着钉锤,女人扛着擀面杖,甚至一个面孔稚嫩的“细娃儿”手上也捏着一块鹅卵石。

    文建明环视四周,声音洪亮地说:“乡亲们,要打要劈先听我说几句话。我是刚来镇上的党委书记,就是来听大家喊冤叫屈的。”

    那天,村民和他摆起“龙门阵”,直到深夜。“我们恨的不是缴‘皇粮国税’,恨的是负担太重、账目不清。”村民的坦诚让文建明心里五味杂陈。

    哪有什么“刁民”?分明是基层干部自身有问题,却把责任推在百姓身上。

    次日一大早,他命令镇党委全体成员自带方便面到鲜鱼村开会,现场调查摸底。10多天后,他作出决定:退钱、换人、查账。

    很快,干部多收村民的钱退了,群众欠集体的钱也还了,鲜鱼村迎来了“海选”,村民自主选择自己的“当家人”。如今,这个村发展起规模养鱼,成为名副其实的“鲜鱼村”。

    这件事对文建明触动很大:干群关系理不顺,村里、镇里乌烟瘴气,谈何发展致富?

    2003年3月,文建明调任城南镇党委书记。与新店镇一样,在文建明来之前,城南镇一团乱麻,被称为“城烂镇”。群众三天两头到省、市上访,干部根本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抓工作。

    为了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积怨,共谋发展,文建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的新机制。

    开始,不少镇村干部急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问题来了躲都躲不赢,还入户寻问题,这不是找麻烦吗?

    文建明很固执,反复讲一句话:问题找到一个,解决一个,也就少一个。老百姓不停地出“上联”,干部就要不断地对“下联”。

    三星村龙明荣给镇党委出了个“上联”:村干部都把公章吊在裤腰带上,农民办个结婚证明、迁移证明,要漫山遍野找干部。“脚板都跑大了,半个月还盖不来章,有时还要送礼哟!”

    文建明会同班子成员马上研究对出“下联”:镇上设立政务村务集中办事大厅,镇村300多个公章都集中在这里,每月逢场天,镇村干部集中坐镇大厅为群众办事。

    化育桥社区的农民又出了一个更难的“上联”:2009年,两河拆迁政策公布后,农民们恍然大悟,10年前他们应得的一笔拆迁款没有下发,被开发商偷偷私吞了。

    10年前的旧账,涉及3个开发商,而且人都没影了。文建明没被吓倒:世界上哪有解不开的疙瘩?

    他很快对出了下联:派出3个工作组,并亲自循着各种线索顺藤摸瓜,找到已经转战到成都的开发商,几上成都,软硬兼施,硬是把出名难缠的房地产开发商“揪”回镇上谈判。

    谈判中开发商耍赖,哭穷“没钱”,平日看起来谦和、斯文的文建明猛拍桌子,脸色厉害得吓人:“你们必须说清楚!否则别想出我这个镇政府的门!”

    最终,被蒙骗了好几年的老百姓,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拆迁款共200多万元,每户最多5万元,少的也有1万多元。

    渐渐地,沉疴日减。如今在城南镇,即使千方百计,干部们能寻回的问题也只有10多个,而且基本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张雅琴
下一篇:王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