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众多政府部门下派的行政性事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常常让居委会应接不暇,有人把这种现象总结为:“种了街道的地,荒了自治的田”。湛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辛民志说,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一直被当做 “小政府”,承担了几十项甚至上百项行政性事务。不在其位谋其政,履职时力不从心在所难免。比如社区有居民上访,居委会只能协调,不能处置,矛盾必然“向上走”。比如,像居民楼院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执行力不强的体制弊端,依托社区“三个中心”的陆续启用,2010年7月,市南区委、区政府在所辖65个社区试点设立社区工作站,在全省首创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两委一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基层组织机构体系。该体系中,社区居委会回归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作为基层党委、政府的下沉机构,将履行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负责20大项80小项行政事务工作。社区工作站站长由街道副处级领导干部兼任,各类工作人员8-9人。 不难发现,社区工作站的设立,其实质是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管理主体地位的延伸和强化,使城市最基础单位的社区第一次有了政府的工作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基层的工作实力得到明显加强,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大提高。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居民吕悍文对此感受颇深,“工作站成立以后,工作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我申请各项补助的时候,跟居委会申请之后要等很长时间,有时候得一年多才能办下来。(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现在我自己直接到社区服务大厅就能申请了。” 珠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牛鲁彬介绍,改制以后“腾出手”来的各居委会,先后成立了和事佬协会、和谐楼院促进协会、亲情服务协会、环境卫生监督队、和谐楼院治安巡逻队、为民服务维修队等十几家居民自治组织,“小事不出楼院片区,大事、难事不出居委会”的局面初步形成。 成立工作站让社区工作虎虎生风。居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现在的社区能办事了,有效解决了职能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协调能力大大增强,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据统计,自成立社区工作站以来,市南区平均每个社区月办结各类行政性事务达到330余件,是原来的1.8倍,群众满意率由原来的91%提高98.5%。 本报记者 姜慧丽 本报通讯员 卢 佳 |
上一篇:“三个中心”夯实为民服务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