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哈尔滨数百村民被强拆失户籍 村庄似原始部落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08-12 11:41:12 字号:TT

于丽芳和她的超市

  村里不通公路,于丽芳便在村里开了家“超市”,卖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小零食。一个老式高低柜外加一张木头凳子摆下了“超市”所有的商品。她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冰箱,这里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雪糕长啥样。

  记 者:你这个超市有营业执照吗?

  于丽芳:没有执照,人都没有户口呢,这超市有什么照呀?什么都没有。就是卖点小东西,别的也不能卖,熟食啥的也整不了,没冰箱,咱这也没有电。

  记 者:那你们自己要是想吃肉怎么解决?

  于丽芳:就不吃肉啊,这热天,买回来到晚上就坏了。

  记 者:你多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于丽芳:挺长时间了,大约还是正月的时候吃过。

  熊智斌今年57岁,在部队受过两次嘉奖,转业后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和乡村医生资格证书等,回村后当过村长,开过诊所。没有了“身份”后,他觉得自己就像个野人。熊智斌有着30多年的党龄,他伤心的告诉记者,别的党员都在庆祝建党90周年,而他却无法找到组织。

  熊智斌:就是一个野人,你到哪去干活去,还得装的跟个瞎子似的,让别人领着,说这是我家亲戚,人家有身份证人家行,咱没身份证啊,你住宿都不行。现在你出去好像人家都不承认你是中国人似的。这种滋味,难受,真的。现在就跟没娘的孩子似的,你自己感觉是党员,但你找不到组织,党费没地方交去。

  记 者:你往镇上交过没有?

  熊智斌:交过,他不收,他要是收你钱就得管理你了。

  ■孩子眼中的不同

  闫文慧今年10岁,出生后随着外村嫁进来的母亲报上了户口,现在生活在哈尔滨市区,这个暑假,她被接到了爷爷家。在这个10岁小女孩的眼睛中,这里有太多不同,她也会把外面的世界讲给村里的孩子听。

  闫文慧:哈尔滨的地都是平的,这里都是磕磕巴巴的。哈尔滨的房子外面都是平的,还是有颜色的,这的房子外面是土的或者是草的。哈尔滨的水干净,这的水刚打上来上面全是虫子和灰,洗脸都不敢洗。在哈尔滨有的是电,这块一般都没有电。在哈尔滨电视是大的,这都是小的,跟我玩的篮球一样大。有的家没有电视,或者电视什么颜色都没有。下雨的时候有时候就看不着电视,灯也不亮。在家能洗澡,这就洗不了……

  记 者:你要在这想吃冰淇淋怎么办?

  闫文慧:如果来卖冰淇淋的,我奶奶就得买很多,然后把冰淇淋放暖壶里面。

  记 者:多长时间来一次卖冰淇淋的?

  闫文慧:不知道。

  记 者:你在这住多长时间了?

  闫文慧:20天了吧。

  记 者:来过卖冰淇淋的吗?

  闫文慧:没有…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