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套马杆》《多好啊》入选“唱响中国”新红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07-11 13:36:34

    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红歌会”席卷神州大地,红歌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厂……红歌正在强力融入中国社会各个层面。

    人们演唱的这些红歌,大多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经典革命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和较强的节奏感,比如《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这些歌曲,有的是火热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有的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使人们在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中产生强烈共鸣。

    细心的人发现,日前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唱响中国”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遴选出的36首红歌中,很多“看上去不那么红”的歌曲也名列其中。比如,《套马杆》充满了蒙古风情;由小柯创作的《多好啊》,则被更多人看成是一首爱情歌曲。如此多的新红歌,让习惯了将红歌与“革命歌曲”画等号的人们一时之间很不适应。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红歌的定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的历史时期下,对红歌的定义应该是全方位的,歌曲的内涵已扩展到了更大范围。港台歌曲、流行音乐都可以成为红歌,只要是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民族自尊、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爱党、爱国、展示故土情的作品,都是红歌。

    比如,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人们一听心里就感慨万千;《东方之珠》表达的不仅是对黄色脸孔、中华民族的归依之情,更表达对香港未来的思考;高枫一曲《大中国》,让人们发现,原来歌唱祖国也可以“很俏皮”,有人说这太不严肃,可是老百姓喜欢,年轻人更唱得痛快;孙楠的《红旗飘飘》,老“红歌”的影子已经不多了,歌词彻底“朦胧诗”化,“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旋律有进行曲的色彩,但更多是流行的感觉。

    经典红色歌曲,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一点点流行的调剂,可以让那些红色的旋律增加时代感,比如,进行重新编曲,融入摇滚元素,让年轻的流行明星翻唱“红歌”等等。

    摇滚明星汪峰用他极富爆发力的声音唱出《我爱你,中国》,朴实而真诚的歌词唱进每个中国人的心坎里;80后人气偶像李宇春,一首《少年中国》用说唱的方式演绎出年轻人的爱国之情,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香港歌星莫文蔚的《回蔚》专辑翻唱了《打起鼓来唱起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经典老歌;内地著名歌手韩红更是连续推出《红》、《红歌汇》等红色歌曲翻唱合辑。这些流行歌手拥抱红歌,既是体现时代特色的艺术选择,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大胆尝试。

    唱出时代感,红歌也流行。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胶州湾大桥6月30日通车 疑为向建党9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