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胶州湾大桥6月30日通车 疑为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来源:人民网 2011-07-11 13:20:37

    用心研究。专家介绍大桥共设计三个航道桥:大沽河、红岛和沧口航道桥,这样大桥既有海上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又有陆上引桥和互通立交桥。位于大沽河航道桥的主塔高达149米,相当于一座50层的大厦高度;沧口航道桥主跨度达260米。这几个航道桥的主塔都很高,当然“得具备非常好的抗风能力”,在这方面的前期气象观测实验,就花了200多万元的费用。之前,国家气象部门曾对青岛地区的风力做过研究

,根据这些专业的研究数据和专家在实验室里的“风洞试验”,为大桥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用心考虑。人们可以注意到:航道桥上安装了风障,加设了风嘴和导向板,以分流风速和风的角度。同时另一方面大桥设计安装的护栏能抵御载重50吨车辆的撞击,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桥上行车的安全性。邵新鹏还说,从技术角度看,青岛胶州湾大桥跨径并不算太大,因此抗风能力还比较强,目前的设计完全可以抵抗13级飓风和6级地震,大桥建成通车后其安全性能没有任何问题。

    青岛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也充分考虑了与环境的协调。大桥所处海域是养殖、旅游重点区域,对建设、运营期间的环保要求很高,对设计及施工质量要求也较高。大桥所处海域含盐量高达29.4‰~32.9‰,接近国内其他跨海大桥含盐度的2倍,桥体水中部分容易受到腐蚀,对结构耐久性有较高要求,海上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亦是控制的重点、难点。另外,大桥每年冰冻期60天左右,年平均天然冻融循环次数为40~52次。按照使用寿命100年考虑,在其使用寿命期限内遭受天然冻融循环为4000~5200次。

    用心巧干。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建设总指挥长姜言泉说,山东高速集团虽然有丰富的建桥经验,并拥有一支久经沙场的骨干技术队伍,但面对大海的工程还是首次,许多困难无法想像,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酿成灭顶之灾,按照“百年工程”的要求,我们除一丝不拘地按设计要求施工外,还将精细化管理与创新思维的融合,根据各合同段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和科技创新竞赛。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创新、摸索,都凝聚着大桥设计人员和建设者崇高的敬业境界和珍贵的职业精神。”

    整个大桥高精尖技术的课题达45项之多,因为面临着海水、海雾的双重腐蚀,建设共投资亿元,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及主桥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混凝土表面涂装防护的组合型防护方式进行防腐,以确保大桥寿命。

    山东高速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邵新鹏称,大桥建成通车后将采取全程视频无缝隙监控,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和交通路况的监测,会有很好的措施保障大桥畅通,一定能够做到“无缝隙安全保障”。将会在一些经常发生大雾的区域,采取安装地灯、增设提示标志等多种措施,保障车辆在一些雨雾天气正常通行。此外,如果遇上冰雪天气,出于对胶州湾环境保护和桥面保护的考虑,海湾大桥不会像其他高速公路一样撒融雪剂,而会采取地热或加热型除雪车的方式,保证及时清除大桥路面上的积雪,绝对不会对海水造成污染。

    科技创新撑起世界新“桥标”

    站在胶州湾大桥上,扶栏远眺,整个桥梁集群设计科学,造型独特,气势宏伟,蔚为壮观,象一条玉带飘在蔚蓝色的大海上。

    作为我国北方盐冻地区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海上桥梁集群工程,青岛胶州湾大桥既有海上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又有陆上引桥和互通立交桥,特别是红岛互通立交桥为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其设计科学,造型独特,呈大鹏展翅之势,国内外尚无同等类型桥型结构。

    是什么力量让胶州湾大桥能屹立百年?

    是科技创新,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科技所彰显出来的成就是巨大的。

    山东高速海湾大桥建设总指挥长姜言泉说,整个胶州湾大桥建设工程高精尖技术课题多达45项,其中《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关键技术》成功破解了海上水下承台施工、防腐蚀、防撞击等诸多难题。该技术核心成果主要有:一是发明充气胶囊水下无封底技术,实现了10米水深下的无封底方法创新,是我国围堰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二是发明弹性应力吸收层预防套箱开裂技术,成功解决了混凝土套箱开裂老大难问题;三是发明利用套箱提高承台耐久性新技术;四是发明套箱提高承台防撞能力新技术。

    山东高速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邵新鹏称,是水泥混凝土降温研究、通航孔桥上的耳板锚固新方式、低桩承台实验等一系列闪烁着科技之光的创新细节托起了长龙卧波般的青岛胶州湾大桥。

    为确保青岛胶州湾大桥高质量建设,建设指挥部勇于创新,大胆引进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目前,已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1项,中国企业新纪录21项,市级奖励1项,10项科研项目通过省、部立项。其中,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技术获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及2007-2008年度国家一级工法;《基于IFC标准的建筑工程4D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课题,2009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可循环利用钢套箱围堰获得山东省公路科技创新一等奖;水泥混凝土降温方案的研究获得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青岛胶州湾大桥高精度卫星三维定位测量控制系统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构建胶州湾大桥施工动态安全预警系统》成果获得了2010年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另有多项技术拟申报国家级更高奖项,其中填补国内外空白的《特大跨海桥梁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关键技术研究》拟申报国家发明奖;《冰冻海城跨海大桥建设成套技术》课题拟申报国家科技进步。 可以说建设青岛胶州湾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除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外,还有一条:它对我国今后北方地区海上大型桥梁的建设,树立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和诸多带有可复制性的宝贵经验。

    41.58公里长的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用钢筋水泥和着建设者的汗水铸就的,它竖起一座丰碑,屹立在碧水蓝天之间,“山东高速集团建造”一行大字金光闪闪。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总结经验 在未来的征程中不断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