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记者调查养猪荒:肉价高其实他们仍不挣钱(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6-20 07:38:36

    2005年,当猪肉价格还徘徊在6元一斤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测2007年时能涨到12元;同样的,当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跌至8元的时候,又有谁会预测到3年后的今天,单价会高达15元? “现在猪肉价格基本就是三年一个起落。”即墨市七级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丰礼将自己30多年的农村养殖经验,浓缩成了一句“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而这句话也成了猪肉价格的宿命箴言。

    信息渠道生猪

经纪人手持“双刃剑”

    在记者的采访中,“生猪经纪人”这个称谓一直贯穿着整个生猪产业链。但在郭丰礼眼中,这是一把双刃剑。“有了这些走街串巷的经纪人,养殖户手里的生猪才能最快地变成资金,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从这一点来说,生猪经纪人可以说是生猪产业链的“润滑剂”,但同时这也成为了生猪上市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目前青岛市郊区的收猪手续费为每头11元左右,而一个中型屠宰厂的年屠宰量就在20万头左右,算下来,仅一个屠宰厂一年因生猪经纪人产生的成本增加就近20万元,放大到整个青岛,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这个巨大的数字,将稀释到市民每日购买的猪肉当中。生猪经纪人带来的成本增加不止于此,分散收购造成的运输成本,毛猪因代谢造成的过程折损等,都要附加到商品猪上市成本当中。

    生猪经纪人是否必须?在记者采访中说法不一。恒生源屠宰厂老总王树波认为,目前情况下,屠宰厂与养殖合作社缺乏有效联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生猪经纪人,“像我的公司里,虽然也有自己的养殖合作社直接供货,但也只能保证屠宰厂的一部分生猪货源,但这一块儿每年已经为我省下了不少钱。”但同时有人提出,缺乏生猪供销信息平台才是生猪经纪人生存的根本,如果能够建立起政府主导的生猪供销信息平台,为屠宰厂和养殖场搭起“厂场对接”的鹊桥,就有可能让生猪经纪人数量大减。

    药品使用药物较多影响繁殖成功率

    一头猪从生下来到走进屠宰厂,一生到底要吃多少药?就连专业养殖户也无法搞清楚。“养猪最怕病,生猪一旦得病根本没法治疗,所以只能靠提前预防,这就需要大量药物。”一名养殖户告诉记者,以前一头生猪出生以后,只需要打两针疫苗,一针猪瘟疫苗,一针水肿疫苗,而现在给猪仔打的疫苗可是一大把,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口蹄疫……而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生猪也要服用各类抗病毒、增加免疫力的药物。虽然这些药物都在国家允许使用的范围内,而且成本并不算太高,但带来的一个最直接负面效应就是能繁母猪的繁殖成功率大幅下降。“现在一头母猪能生10个猪仔就算是好的,以前散养的时候能下个15个猪仔,甚至20个猪仔都是有的。”这名养殖户告诉记者,不光是单窝产量下降,而且配种难度也增加了很多,而且产下猪仔的死亡率也大大增加,而这些都缘于大量药物的使用。

    在这名养殖户的养殖场内采访时,记者被挡在了猪圈门外,“生人不能靠近,就连我们都要带鞋套,然后用生石灰消毒鞋底。”这名养殖户无奈地说,因为大量使用药物,现在的猪比人更金贵,人能扛得住的小病小灾,传到猪圈里就成了灭顶之灾。而在这个养猪场内,记者看到的,除了随处可见的药瓶药盒,院里还有一台专用消毒机。

    技术垄断卖能繁母猪其实最赚钱

    尽管现在猪肉价格一再飙升,但记者一路采访,听到的却是人人都喊:“不赚钱”,猪肉产业的利润到底哪去了?幕后的线索指向了生物公司。“其实现在卖能繁母猪最赚钱了,一个养猪场大小,关键就是看有多少头能繁母猪。”郭丰礼告诉记者,一头品种优良的能繁母猪,能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能繁母猪的身价也随之提高。从最早的几百元一头,到去年的1300元一头,再到现在的1800元一头。但培育能繁母猪并非普通养猪户能做到,需要经过系列的科学配种、培育。“现在养猪户买原种能繁母猪,基本都是从我们附近的两家生物公司买,只有他们有能力培育出二三代的原种能繁母猪。”除此之外,良种猪仔也是这两家外资生物公司的主打产品,“一头14斤的良种猪仔就卖600块钱,你说他们能不赚钱吗?”郭丰礼告诉记者,虽然很多人都眼馋这块巨大利润,但因为缺乏生物技术和培育环境,养猪户也只能依赖这些实力雄厚的生物公司。 市场周期260斤成为养猪户临界点

    “260斤,超过这个线,再养下去就不赚钱了。”恒生源屠宰厂老总王树波告诉记者,现在养猪户惜售情绪很严重,200斤就可以出栏屠宰的商品猪,一般都会养到220斤以上再出手,而且延长出栏周期,还有可能等到一个更好的收购价格。但当生猪达到260斤之后,继续养下去,生猪增重和饲料投放已出现成本倒挂,到这个时候,养殖户一般会选择马上出栏。王树波表示,理论上来说,如果出现大批生猪同时到达260斤临界点的情况,岛城的猪肉价格会出现“雪崩”式下跌。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养猪场一般都是循环分批出栏,基本不可能出现大批生猪同时急着出栏的现象。

    销售模式 “上市捷径”不好找

    “各个环节都没有暴利,价格却这么高,仔细分析一下,流通环节的损耗还是挺多的。”青岛恒生源生猪屠宰厂总经理王树波坦言,从屠宰到零售终端这个过程,成本损耗也相当大。

    目前,屠宰好的猪肉有3个流通渠道,分别是超市、农贸市场和自建专卖店。前面两个是别人的渠道,无论从成本还是产品质量都比较难控制。超市方面的运营成本是相当高的,所以他们认为6%的扣点不高,但一斤猪肉就相当于加价0.75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差不多能买一斤便宜蔬菜了。另外,超市押款严重,屠宰厂一般两个月以后才能收到货款,像现在这么高的猪肉价格,超市押款两三千万很正常,对屠宰厂的正常运营也造成影响。农贸市场没有押款情况,都是散户经营,结款及时、销货量也最大,但管理存在漏洞让屠宰企业很头疼。“农贸市场,尤其是早夜市的猪肉质量参差不齐,不正当竞争也有,导致优质猪肉卖不上价。”王树波称。

    最后则是相对自主的自建店模式。王树波打造的一个品牌冷鲜肉在即墨市区及乡镇已经开设了50多家专卖店。这样的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成本。“自己建店,租金是大头,你要提供给消费者好的产品很容易,关键是如何又好又便宜。”王树波坦言,这个难度挺大,租金、人工费、各项运营管理费无疑要摊在肉价中。事实上,作为岛城品牌专卖店最多的金锣冷鲜肉,其售价就要明显高于普通猪肉每斤1元到2元。对此,金锣相关人士解释称,大企业管控成本肯定比小厂高。 (记者 官华晨 王婷)

-

相关阅读

上一篇:老汉浮山失踪70小时 云游市内四区看下棋(图)
下一篇:今年手足口病为多种病毒混合 上月全市12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