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叹往昔如风 “青岛发展快变化大”是参加海上看大桥活动的市民共同的感慨 李恒三·76岁市民 青岛20年赶上了夏威夷 昨日乘“蓝海明珠”号参加海上看大桥活动的市民李恒三,今年76岁。1954年从日照老家考入青岛海军一所中专学校的时候,青岛的城区非常小。“我印象中,当时整个城区只有两条公交线,一条是1路线,从安徽路到东镇。另一条是6路线,从大窑沟到 看着奥帆中心区域海岸线上鳞次栉比的高楼,李恒三认为,青岛现代都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应该是在青岛市政府东迁后。“记得1989年,我曾第一次到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到了港口,看到现代化城区,感到那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城市。而当时青岛最高的楼也不到10层。按照现代都市概念,与夏威夷相比,当时青岛几乎算是‘农村’了。但现在站在游船上看青岛东部城区,已经和夏威夷没有了差距。” 在青岛城市交通发展上,李恒三印象深刻的是,10多年前,他们单位在石老人附近的一家酒店招待外宾,看到青岛市刚刚修建的东海路,感觉太宽了。而现在与海湾大桥、海底隧道这些交通项目比起来,当年宽14米的东海路,如今只能是市区一条平常市政道路了。 特写 88岁老人坐轮椅看景3小时 在昨日海上看大桥活动中,坐着轮椅、88岁的林秀英是年龄最大的市民。林秀英13岁跟随父亲来到青岛,是青岛飞速发展的见证人。听说早报和轮渡公司举行“海上看大桥”活动,让家人轮番打电话,拿到了船票。“隧道通车,大桥也通车,我觉得这是我在青岛一辈子中能碰到为数不多的大事啦,所以我一定要来看看。” 林秀英的家人告诉记者,昨日一早老人就自己穿好衣服,催促大家赶快来奥帆中心,别耽搁了登船。尽管昨日海上风力较大,气温较低,但林秀英老人在3个小时的航程中,都是坐着轮椅在甲板上,看沿途风景,看海湾大桥。“今天老人家心情好,连耳背的程度都减轻了。” 特写 借个军用望远镜看大桥 在海上观看海湾大桥的人群中,有一个老人总是拿着望远镜,非常投入地观看沿途风景。老人姓王,今年73岁,家住东李村,为了能珍惜这次海上看大桥的机会,他特意向别人借了军用望远镜,好仔细观看青岛海岸风光。 “青岛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在青岛生活一辈子,我现在就爱到处看这些变化。”王大爷说,最近他是每周都要到海湾大桥附近走一走,看一看。“现在我最盼望的一件事是等几天桥隧通车了,我到黄岛走亲戚,而最近一次去黄岛还是在1989年黄岛油库起火那一年。估计我现在再到黄岛区,肯定都认不出来了,因为青岛的发展太快了。” 说起青岛城市发展快,王大爷拿东李村做例子。几年前,东李村还是成片的村庄,而如今村庄已经被楼房取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