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市府东迁标志“东迁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历者再忆市委市政府进行东部大开发前后始末 在中共青岛党史上,1994年6月5日这一天,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青岛市级机关办公大楼通过竣工验收,实现了全市政治中心的东移,标志着市委、市政府“东迁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1992年5月3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东部新城区和黄岛新经济区为两翼,五个县级市为卫星城市,整个沿黄流域经济区为腹地,建设“大青岛”城市群的建设思路。 这一“声东击西”的高起点,让青岛的东部一出世,就站在了“走向世界”维度上。 一次拓荒 实际上,关于东部的设想、关于从老城区突围的城市设计,青岛市在东部开发至少十年前,也就是1982年就开始小试牛刀。这块试验田的载体就是如今的山东路。上世纪80年代初,这条青岛市最早的四车道马路的建成,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质量最好、建筑速度最快的道路工程。山东路的建成,使不少青岛人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大马路”,也为日后城市东部的荒滩成为今日新城的开阔腹地和高楼林立埋下了意味深长的伏笔。 胡延森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曾担任过青岛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他说,“1980年,李治文同志开始接任青岛市委书记。通过对青岛的考察调研,大胆提出了政治中心向东部迁移的设想,初步确定在山东路南端‘市委车队检修厂’所在地建设新的市级机关办公设施,以摆脱‘老地方’过于狭窄给城市发展造成的桎梏。同时,还为省里预留了项目建设‘备用地’,为进一步密切省市关系创造条件。这一设想得到了党政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碍于财政方面的难处,设想没能立即付诸实施。” “李治文同志曾打算做的三件重要事情,有两件在他在任的时候得以实现,一是山东路的建设,二是建成位于‘石老人’景区的石峰宾馆。至于第三件事——兴建本地的高等学府,也于不久后的1984年破土动工。” 两次质疑 第一轮东部开发的冲击波可以说余威阵阵。紧接着,后面一届市委接过了接力棒。胡延森颇有感慨地继续回忆道:“198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青视察,市委书记周振兴同志陪同,路过中山路、太平路一带时,一向让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景观,竟破天荒地遭到领导人的质疑,他说,‘你们还在吃德国人的饭?’这句话强烈地刺痛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于是,大家决心拿出些行动来,做些事出来,先是在黄岛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跳出老城区,向西部扩展。一开始的想法是学深圳,将开发区远离市区,形成特区之势,青岛的开发区没有建在崂山,最初就是基于这个设想。” “城市景观遭到质疑的第二年春天,姚依林副总理来到青岛,依然没有给青岛‘面子’,他批评了青岛产业结构不配套,严肃地指出‘单靠青岛啤酒一个名牌吃不饱肚子。’当时,我也在场,那时候我分管文教、卫生、农业,虽然经济口跟我没直接关系,但我还是冷汗直冒,领导批评得非常正确。” 市府东迁 东部开发,与其说是城市的突围,倒不如说是青岛人从“红瓦绿树综合征”中突围,接受思想解放的一场洗礼。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全国上下群情振奋,掀起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把各项工作大踏步推向前进的热潮。同年4月5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同志从广东、福建、海南考察归来,对当时青岛的主要领导提出要求,青岛要在全省对外开放中发挥“龙头”作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任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分析形势、审时度势,把握当时房地产业初步兴起的大好时机,果断地做出“出让老的机关建筑,支持中山路商业区的发展,运用得到的补偿资金,实现机关东迁,进一步推动东部开发,实现青岛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打响了对青岛的新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参战的全体同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不辱使命,用旧设施置换的资金,完成了机关办公大楼(即新市府大楼)和会议中心的一期工程的建设,市委和市政府机关于1994年5月喜迁新居,终于圆了几届市委的东迁梦。 |
上一篇:1993年青岛保税区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