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修旧如旧” 中德基金会的到来,让青岛市民觉得很新鲜。基督教堂的每一个项目维修,都会引来当地媒体的大篇幅报道。 其实,在此之前,不少关于德国人对建筑严谨认真的传说就在青岛经久不衰。青岛市文物局一名处长也赞许地告诉欧涵,青岛市政府经常收到来自德国的信函,提醒他们一些建筑零件已经到期,需要及时更换才可继续使用。 这些信函,有些是由依然还存在的建筑公司发出,有些则是由德国档 青岛市民王栋一直关注老建筑的保护,他说:“德国人对待老建筑,是真的当成文物和文化遗产对待。” 就在中德基金会参与基督教堂的维修的同时,建成于1906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胶澳总督府——现青岛市人大和政协办公所在地——也开始 “保护性维修”。 让王栋感觉到郁闷的是,这个总督府建成之后最大规模的维修,开始得很突然,脚手架搭好之后,公众才知道,大修方案也已经板上钉钉。 根据青岛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房产公司的说法,总督府大楼要维修是因为“由于常年海风侵蚀,该建筑瓦屋面渗漏严重,木结构出现霉变、腐烂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而施工中“将采用新的工艺钉上风木板并作防水和保温的维护”。此外,因为外墙的爬山虎“有碍观瞻”,也计划全部除掉。 基督教堂重新复建的管风琴,复建者是100年前制作这架管风琴的德国公司。张潇元/摄 “这种所谓‘保护性修复’实际上是对‘国保’进行破坏!”王栋很气愤,按照《威尼斯宪章》,对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应“把建筑的点滴信息完整地传承下去。修缮修整以修旧如旧为准则,小修和保养为方法,保留构件为要点”。 王栋曾专门去到总督府进行考察,那些被换掉的百年瓦片大都完好,“再说,那些比很多人年龄都大的爬山虎又招惹了谁?” 王栋和同伴们通过各种途径,试图阻止这场大修。但是,总督府的老瓦片绝大多数还是被换掉了,屋顶下面也按照原计划铺上了油毡纸,刷上了水泥。换下的老瓦片被随意地扔在路旁,直到媒体披露后,才想到保存。 中德基金会参与的基督教堂维修是另外一种景象。 在开始每个维修项目之前,都会召开公开的专题论证会——既有熟悉原工艺的德国专家参加,也有熟悉现状的中国专家参加。 基督教堂钟楼的铜屋顶需要更换铜瓦。王栋的朋友们发现,并非所有的铜瓦都被换掉,只有600多块确实年久失修、锈迹斑斑、滴漏严重的铜瓦才被换掉。而且,拆下来的铜瓦还被德国人一一编号存档。王栋还专门到教堂的地下室,看到了这些被存档的铜瓦。 而新换的铜瓦,就来自当年给教堂提供铜瓦片的公司。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有着绿色铜锈的瓦片,是完全按照当年的工艺制作和安装的,可以用上100年。 100年,只是德国建筑零件使用的基本保证年限。欧涵为基督教堂寻找的彩绘玻璃,是冲着至少可以使用300年而去的。 当年给基督教堂制作玻璃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为了确保新更换的玻璃和以前的从工艺到设计都能一致,他们找来全欧洲有着300年以上玻璃制作历史的公司,经过反复权衡,最后确定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古斯塔夫·范·特里克宫廷彩绘玻璃制作镶嵌公司。 这家公司的所有者是两位彩绘玻璃博士,他们传承的彩绘玻璃制作工艺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家族世代为前德国皇室、教会建造彩绘玻璃。 窗户玻璃的测量工作,是这两位将近70岁的博士夫妇亲自到基督教堂来完成的。 欧涵说,大师们在工作中的亲力亲为很正常,是因为他们要确保维修中技艺不走样,做到“修旧如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