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数十万外地商人青岛抱团创业 谁当老大靠博弈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17 06:51:30

    异地创业商人热衷“抱团”

    商会中会长会员角色分工明确 办项目、筹资金、互相帮衬 地 域 “江湖”没有界限

    广东商会会长梁智明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确,用江湖的眼光解读商会,会有一种洞察的快感。

    目前,活跃在青岛工商界的商会有十多个。商会一般以地域划分,大小不一。省级商会有广东商会、浙商联合会;市级的有温州商会、临沂商会、泉州商会、宁波商会

;县一级的有单县商会、曹县商会。我国对民间组织的管理较为严格,所以注册商会并不是简单事。要想有个正经名分,商会必须要找“娘家”。外地甚至发生过商会未注册就挂牌,被当地民间组织管理局认定为非法组织的尴尬事。

    我市商会大多在市区两级工商联下面注册,一级法人商会则直接在民政部门注册。中等规模商会人员在三四百人,规模大的上千人,小型的商会不足百人。商会最初的动因是凝聚乡情,漂泊在异地的商人互帮互助、抱团取暖。但是,现代商会越来越呈现为一股股商业势力,地域的观念屡屡被打破。

    例如,去年刚成立的青岛华商投资发展促进会就几乎没有地域观念,是中国人就可参加。“加入华商会,生意可以轻易做到海外。”青岛华商会执行主席戴伟说,这张遍布世界的网络,就是最大的商机。

    此外,一些区域商会也开始打破门户之见。广东商会就率先改变章程。入会者不必是广东籍人士,“只要热爱广东”、“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就可以入会。“在商会组织方面,这可能是我的首创。”广东商会会长梁智明说。

    “地域界限渐渐模糊,商业功能越发突出,这是商会发展的趋势。”一位资深工商界人士告诉记者,商会打破门户意在吸引更多优秀人士入会,培植商会势力,扩大商业机会。 龙 头 当老大得舍得出钱

    作为民间组织,商会内部有明显的层级划分。会长是龙头,下面是副会长,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再往下是常务理事、理事,以至普通会员。

    会长是商会的领导核心,他需要具有何种品质?是如何被选出来的呢?记者调查发现,想要当老大,首先得舍得出钱。商会的运转主要资金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会长自然交得最多。

    记者统计发现,当一届会长仅仅会费就要花上很可观的一笔。目前温州商会当一届(3年)会长的会费最高,要交50万元,广东商会(每届4年)要交40万元。即便是刚刚成立的曹县商会(每届3年),会长也要交3万会费。

    “会长不仅要交会费,任期期间的大活动经费,也要由会长带头出钱筹集。”浙商联合会会长上官光锡这样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青岛浙商联合会成立,举办了一场名为“魅力青岛 活力浙商”的晚会。这场晚会花费了数百万元之多,不但请来了谭晶、杨坤、张信哲等明星,场地也是当时最热门的国新体育馆。这些花费都是商会领头人拿出来的。“以前有几个会长,当一届下来就花了几百万元。”泉州商会一名资深会员说,既有实力又肯付出,威望才能高。

    记者了解到,在青岛,每个商会都不乏亿万富翁。在多金的温州商会、浙商联合会,甚至一些副会长的身家都上亿。临沂商会秘书长贾峻莱告诉记者,“亿元不是个很高的门槛。现在商会中身家过亿元的有30个以上,企业销售过亿元的更多!”

-

相关阅读

上一篇:康贝餐具组合套装5折 妈咪宝贝瞬吸纸尿裤9.1折
下一篇:海底隧道通车轮渡受冲击 青薛航线将关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