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广交会青岛吸16.9亿美元 部分企业有单不敢接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09 11:35:59

    早报讯 出口成交16.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1%。昨天,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在上周刚刚闭幕的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我市540家参展企业中,464家企业实现成交,共实现出口成交16.9亿美元,占成交总额的4.6%。商务局人士称,本届广交会我市品牌企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全局看增幅不大,仍需进一步调整、转型。

    家电是出口主力军

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共20.7万人

,比上届增长3.93%。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到会客商出现21.4%的大幅度增长。而受动荡局势影响的中东地区下降1.53%。

    从商品成交数量看,家用电器、五金工具、纺织服装、玻璃工艺品、节日礼品、鞋、箱包为我市主要成交商品,其中,家用电器成交10.5亿美元,占我市总成交的62.1%。玻璃工艺品、节日礼品等轻工产品成交1.5亿美元,占我市总成交的8.8%。家用纺织、服装、鞋、箱包等成交1.26亿美元,占7.4%。此外,为转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参展企业普遍提高报价。调研结果显示,机电产品成交价格较上届提高5%左右,日用消费品价格提高10%左右,纺织品价格提高15%以上。成交价格虽有提升,但受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依然走低。

    部分企业有单不敢接

    本次广交会上,企业订单显示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多数企业表示,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60%以上的机电产品企业订单已排到6月份,部分已排到9月份。但节日礼品、纺织服装、家居装饰品等劳动密集的产品利润微薄,转移成本上涨能力较差的产品,受用工短缺、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困扰,参展企业接单更为谨慎,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挑选订单或以推迟交货期为由推单的现象。记者了解到,这种主动“推单”的情况在纺织服装行业早已出现。“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主动收缩了,不是不接单,实在是价格低不能接!”一家衬衫企业徐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20青企领跑行业

    商务局人士告诉记者,本届广交会,我市企业开发的绿色、环保、低碳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海尔、海信、澳柯玛、泰发、华天、地恩地、三链锁业、金王、金田、双星等20家品牌企业成为各行业成交的 “领头羊”,实现成交12.4亿美元,占我市总成交额的73.4%。

    “虽然我市成交保持了6%以上的平稳增长,但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成交并不乐观。”该负责人说,我市企业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记者 刘文剑)

-

相关阅读

上一篇:李永波舌战岛城媒体 帅气十足显硬汉本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