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正文

新邻居时代系列报道(二)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05 11:11:21

    和谐宿舍楼让人感动

    1981年,邵先生父母单位盖起了宿舍楼,虽然每户只有4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但对于住了10多年团结户的邵先生一家来说已经是非常奢侈了。住在楼上的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虽然是从四面八方搬过来的,但用不了两天大家就熟悉了。

    “我们家是最先搬进去的,家里的家具还没收拾利索,爸爸就帮着楼上的其他邻居搬家去了。”邵先生说,那时还没有搬家公司,搬家时都是几个同事推着底盘车,来回搬运,看到有刚搬来的邻居正在往楼上抬大衣橱,提前住进来的人就会放下手中的事去帮忙。

    “那时候厨房排烟道设计不太合理,一个单元只要一家做饭,其他户居民都能闻到味,但没有谁会说‘你家油烟呛着我了’,而且谁家做什么好吃的,还会送给邻居尝尝鲜。”邵先生因此经常能吃到邻居家的炸鱼、饺子、包子。

    “到80年代末,家里的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宿舍楼原先的核定送电开始超标,楼上的保险丝经常‘鼓’,邻居们就把家里的钳子、螺丝刀、铅丝放到电表盒里,谁有空谁就主动把铅丝重新安上。”邵先生说,他高考晚上需要复习,楼上的邻居甚至主动关了电视机,怕电流超载导致停电影响他学习。“宿舍楼的记忆让我现在想起来也很感动。”

    冷漠小区让人无奈

    “房改开始后的10多年,邻里关系进入了冷漠期。”邵先生总结,1998年他有了孩子,就在市北区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家三口搬进一个新建成的居民小区。

    那是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但邻居之间极度缺乏交流,别说整个小区,就是同一单元的邻居也不一定都能认识。关上房门,各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邵先生和对门邻居从没相互敲过一次房门。

    “以前邻居们之间知根知底,见面相互主动打招呼,住进新小区周围都是陌生人,很自然地会在内心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事。”邵先生刚住进新小区时,第一次和对门邻居在楼梯上碰面时,也曾尝试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两句话没说完,邻居就“有事”转身走了。从那以后,邵先生和邻里的交往也“拘谨”起来。

    “我现在也反思自己对邻居的态度,得承认有我自身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整个新建小区冷漠的氛围,造成所有人都不愿敞开家门。”邵先生认为,住在一起的小区居民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工作环境和生活圈子,大家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和共鸣是造成邻里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

    上世纪7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后

    □早报提醒

    “邻里关系”话题的重提,再次勾起人们对老邻居的思念。早报请您讲述与邻居之间的故事,无论是温馨感人的邻里互助,还是发生小摩擦后一直没说出口的道歉,又或者是对邻里关系有什么期盼或好的建议,今天起都可以编写短信发至手机13573255720或发电子邮件至80983000@qq.com。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赵健鹏 段海鹰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区领导会见新加坡凯德商用总裁林明志一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