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话题舆情分析:房产调控 一项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抑制房价、“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成为“两会”期间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3月6日,网上与“房价”及“房产调控”相关的新闻刊发、转载量超过9万篇,论坛、博客数量超过18万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对稳定房价、保障房建设不力追究责任,引发了舆论讨论的高潮,财经网乐观地预期:2011年,全国房价普遍停涨,一线城市在政策累加效果下出现房价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全国政协委员苏树辉认为:“房价问题现在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是影响全社会的政治问题,所以才会提出政府问责,这样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房建设有效果,从而保障老百姓的基本权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也表示:房价问题上明确责任主体,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的责任,“责任分担”机制,能促使落实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房价调控措施。 对于报告中提及的“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代表们也各抒己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余的娜表示:有保有压,增供给,抑上涨,设问责,报告中提出的多项措施针对性强,体现了本届政府兑现承诺、稳定房价、满足合理住房需求的决心。 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纷纷推出房产 “限购令”,该项措施能否成功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了会内会外关注的焦点。“限购措施直接导致开发商资金回笼放慢,甚至资金链条脱节,一些开发商将因此遭到淘汰,这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作用直接。”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河南分行行长刘卫星说。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教授则认为,限购令等调控措施只是暂时的,应该建立长效调控机制,“限制购买第三套房等做法只是当前楼市情况下的暂时手段,限制百姓投资是不合适的,主要是限制住炒房行为。” 舆论普遍认为,地方“土地财政”愈演愈烈,是导致房价非理性上涨的主要原因。‘抑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最根本的还是要终结“土地财政”。当前一味强调土地收入而不为居民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资源,将背离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认为。 “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寄语房地产商“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开发商身上是否流着道德的血液,就此成为“两会”期间的经典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州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仔在出席两会时表示:“我们身上流着的都是道德的血液。”他说,“很多房产商也关心社会,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大问题,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一切的调控政策都是为了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赵建才所说:“‘重拳调控’绝不是打压房地产,更不是要让房地产出现大起大落,而是希望其能保持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拉动经济,造福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