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儿媳妇吃胎盘,一直关系不错的婆媳开战了;为了顺利吃下胎盘,全家人合伙“骗”产妇……生产之后的胎盘到底有营养价值吗?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2月27日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多数胎盘被产妇带走,有些吃了,有些仍在医院,还有些带回家后不知道怎么处理。 胎盘,中医又叫“紫河车”,真值得吃吗?中医说:“这是个好东西,可以吃。”西医则认为:“营养价值没那么高,建议别吃。” ◎什么是胎盘? 什么是胎盘?很多人赋予它更贴切的称呼,比如“它是在妈妈肚子里包裹胎儿的衣服”、“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等等 。但在医学上,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宝宝在妈妈子宫成长发育的十个月中所需的吃、喝、拉、撒都是通过胎盘来传进传出的。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物质,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水、矿物质等等,这些物质以很小的形式存储在妈妈的血液中,当妈妈的血液流经胎盘时,这些物质就通过胎盘供给胎儿了。同样,宝宝在得到这些物质时也将自己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胎盘传递给妈妈,再由妈妈通过自己的呼吸、泌尿系统将废物排出体外。从构造上说,胎盘是胚胎和母体组织的结合体,它是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的。 胎盘吃不吃? 为这事引起婆媳大战 家住市北区的李先生比较郁闷,因为家里出现了家庭矛盾,妻子和母亲正在“冷战”。为啥?李先生说,其实说起来事情也不是很大,都是一个胎盘惹的祸。 李先生跟记者说了事情的经过:自己和媳妇结婚一年多以后,顺利生下了宝宝,原本是一家欢喜的事情。而自己的母亲更是喜上眉梢,忙前忙后伺候坐月子的儿媳。“一天,我妈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给媳妇,还让赶紧趁热吃。媳妇喝完以后,感觉还挺好的 ,就问妈,这肉是什么啊?”母亲说,里面有猪头肉也有胎盘,胎盘这东西吃了能大补,“我妈刚说完,媳妇就恶心干呕了好几次,我在一旁也听了浑身发毛。” 婆媳之间就为了这事,几天一直闹得不愉快,原先的亲昵劲现在也没有了。李先生说,他夹在中间也是两头受气,一边母亲说,胎盘是好东西,吃了对身体好,怪媳妇不领情;而媳妇说,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让自己吃了,想想就觉着恶心。“我上网专门查了一下胎盘,对这个东西争议性挺大,有的说能吃,也有的说不能吃……”李先生说,上网还查到专门有人卖胎盘制作的药,胎盘造的胶囊可以吃吗? 家住开发区的田女士,生孩子之前一家人就讨论过,胎盘这东西到底是吃还是不吃,意见出现分歧,老人说:“吃,很多人买都买不到。”田女士却觉得:“让我吃自己身上的肉,我才不吃。”讨论半天也没结果,事也就放下了。 田女士生产两天后,老人给做了顿丸子,田女士说,当时吃的时候好像味道还不错,我问老公这是什么做的?老公反问,你觉得是什么味?田女士回答,有点牛肉的味道。事情过了很久后田女士才知道吃的就是胎盘:“浑身不自在,真想吐出来,可是都过去那么多天了。”吃后田女士却没什么感觉,“还是跟之前一样,没什么别的变化。” 胎盘都怎么处理了? 有的包了饺子,有的扔了 一个胎盘让婆媳意见分歧,谁都不想让步。现在多数产妇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记者调查发现胎盘处理的方式还真是五花八门,带回家吃、放在医院、或者拿回家后直接扔掉。 第一种:直接放在医院不要了 现在胎盘扔在医院的越来越少,市民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压根就没想把它带回家,“直接给医院行了,不然血淋淋的回家还得自己处理,更何况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至于有没有营养价值,这东西本来就很争议,还是算了吧。” 刚生完孩子的李女士也把胎盘留在了医院:“不知道他们怎么处理,但那东西拿回来我也不会吃的,感觉很怪。” 第二种:回家包饺子或煲汤喝 带回家之后胎盘怎么处理?通过调查记者发现主要有两种形式:包成饺子或者煲汤,不会炸也不会烤,因为害怕把里面的营养流失了。 还在青医附院住院的产妇小荣笑着说:“胎盘我自己留下了,到时候做成汤补补。之前听说这就是一种中成药,说是能提高免疫力,吃了应该不会有坏处吧。” 还有市民沈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没出生之前,就有亲戚过来预约了,将来的胎盘给他们留点,这东西好。拿回家的胎盘一半给了亲戚,一半被老妈熬成了汤。我一口没吃,觉得那个味实在很怪,说不上是腥还是腻,老婆跟家里的老人吃了。” 第三种:埋在地下,在上面种一棵树 除了吃了、扔掉,胎盘的处理方法还有很多种。采访中,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的刘副主任跟记者说,有些地方的产妇他们当地都有风俗,产妇生完孩子以后,胎盘都要带回家,找个地方埋了,然后再在上面栽棵树。 而有的产妇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家住李沧区的常女士就跟记者说:“胎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肯定不能留给医院。可拿回家了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现在都好几个月大了,可胎盘还放在冰箱里冻着。” 常女士说,自己的婆婆一直让自己吃了,可是自己心里一直有障碍,看着心里就发毛,不用说吃了。但是就这么扔了,又觉着不是那么回事。现在胎盘放在冰箱里,倒是有点像“烫手山芋”了。 |
上一篇:国税总局欲降低进口奶粉关税
下一篇:国产进口奶粉无差异难消公众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