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基层劳动协理员受表彰 含事迹介绍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4 11:03:33 大众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大众网青岛1月24日讯(记者 刘亮亮)为了收集适合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江苏路社区的劳动协理员张建剡跑断腿、磨破嘴、找岗位、揽信息,现在已经成了社区里的“明星协理员”,企业有岗位就去找他。今天下午,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层基础工作暨优秀劳动协理员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市南区78个社区的276名劳动保障协理员齐聚一堂,其中16个劳动保障站、3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脱颖而出,获得了“市南区优秀劳动保障工作站”“市南区优秀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称号。

    2010年以来,市南区按照“基础设施达标,人员素质合格、群众满意度高”的标准不断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协理员队伍的建设,先后投资数万元,为全区工作站配备电脑,畅通网络;每月由各街道保障中心组织协理员集中学习,使协理员基本达到了业务“一口清”;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提升竞赛,有2名协理员荣获优质服务明星、2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

    2011年是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基础管理年,市南区将进一步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通过加强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使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让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真正成为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知心人,把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成为社区群众的温馨家园。

    优秀劳动保障协理员代表事迹介绍:

    事迹一: -----立足本职工作的八大湖街道泰州路社区劳动协理员李丽

    八大湖街道泰州路社区失业人员张爱凤见到人总愿意笑呵呵的说,感谢政府好政策,我们生活有了依靠。很多人都对此很奇怪,因为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张爱凤家庭贫困,且孩子上学花费多、负担重,本人又没有正式工作,怎么突然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么多呢?原来,泰州路社区的劳动协理员李丽在就业援助月活动的走访入户时,了解到张爱凤家的实际情况,得知张爱凤想去卖菜维持生活,但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办理,于是随即帮助其联系农贸市场,落实了经营场地,办理了灵活就业保险补贴,让她有了经济来源,日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了,孩子的学费也有了保障。

    其实李丽为了帮助辖区困难人员解决就业,自己想方设法增加岗位储备,比如先是利用报纸传媒等资源获得岗位信息,然后打电话核实岗位的有效性,最后登记。或者走访辖区内的企业单位和小餐馆、小门头房,深挖工作岗位。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援助、联系驻街单位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参加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安置困难群体就业23人,安置率达100%。同时还借送证上门的机会把信息采集、职业指导、政策落实和就业帮扶收集打包,为失业人员提供一条龙式的登门服务,全年累计送证268人次。

    事迹二:

    ----把失业人员视亲人的江苏路街道江苏路社区劳动协理员张建剡

    曾经一度失业的张建剡,七年前进入了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他深深理解失业人员的困惑、多虑和无助迷茫,因此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推动着他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

    张建剡为了收集适合失业人员的就业岗位,跑断腿、磨破嘴、找岗位、揽信息。2010年,为山大医院成功介绍了3名卫生保洁人员,1名护工,为人民会堂介绍了2名协保人员作临时性工作。现在好多企业都知道社区有个“介绍工作的”协理员,有岗位就去找他。

    张建剡不光收集岗位,还主动帮助困难人员找工作。社区失业人员赵国强,年龄偏大,家庭困难,无特殊技能,屡次为其介绍工作均不成功,原因是用人单位嫌其年龄大。他本人已经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家庭生活越过越低迷,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针对这种情况,张建剡逢有招聘就仔细看,逢跑企业就打听岗位,留意适合他的工作,终于在青岛6中食堂找到了工作,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夫妻俩非常感激,表示要努力工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岗位,不辜负政府的关怀。社区失业人员刘春生,已经56岁了,一没技能,二没文化,家庭困难,介绍了几个单位都不成功,通过多次的接触沟通,张建剡像哥俩一样谈心,谈人生的感悟、谈走过的历程、谈家庭的责任、谈未实现的抱负,为刘春生树立了信心,使他重新鼓起创业的勇气,并帮助他办理自谋职业扶持金和小额担保贷款,使他他成功创业,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刘春生逢人便讲“政府不会不管咱,只要自己肯干,不懒,就穷不着”。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市南区荣获中国最佳投资价值区
下一篇:市南区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一校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