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关于拓宽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途径的建议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14 11:22:3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支持鼓励老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以江苏海门市一个老年人协会的发展历程为例,该市的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等先后受聘为老科协名誉理事长。组织部长具体分管老科协工作,曾主持8部门联席会议工作,调剂了2间房作为办公用房,并就该协会提出的请求安排科研课题一事给予了大力支持。协会秘书长认为,总结百条经验、千条经验,归根结底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只有坚持依靠党的领导。从以上来自于政府的帮助可以看出,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仅凭协会自身的力量也许难以维持。

    二是转变观念。根据青岛市2008年12月对我市仙游路社区登记注册的510名志愿者对所作的一个统计,50岁以上中老年志愿者占51%,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但是仅半数左右认为自己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评价”,一些老年志愿者表示不愿意再继续下去,究其原因,社会上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没有效益、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公众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而灰心丧气。因此全社会要充分认识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的意义所在,充分认识“老有所为”和“社会参与”对他们的积极意义,而不应该只把老年人看成弱者和领取退休金的人,殊不知“老有所为”、参与公益恰恰是许多老年人最高的精神需求,所以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养老文化”,形成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氛围。

    三是在政府网站上专门建立老年人社会公益服务平台。我市市南区政府网站是建设的比较好的,但是查找青岛市市南区政府网站,发现并没有为老年人设置信息沟通平台,更不用说社会公益的组织和安排了。青岛市最大的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站——青岛老龄网上的内容多是政策法规、老年维权、老年旅游、健康养生方面的内容,宣传性的信息多于服务性的信息。许多老年人具有创新精神,且对互联网感兴趣,许多老年知识分子的家里也都安装了电脑,因此有必要建立老年人社会公益服务平台,让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有条件的城市可扶持设置老年志愿者活动信息中心,并由有经验的老年志愿者担任指导人员,开展信息和咨询服务。

    四是建立手机短信沟通平台。即使老人们非常希望参加或从事志愿服务等活动,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渠道和足够的信息,为了解决“做什么,在哪儿做,怎么做”等问题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心理成本的话,他们将望而却步。目前很多老年人都有手机,短信息不存在“占线”的问题,发送方便,价格低廉,不受时间限制,易于保存,查询方便,适合传播短小的文字信息。社会公益活动的举办主题、举办时间、举办地点、对参与人的要求等内容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传播。

    五是建立奖励机制。老年人的无偿付出是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回报的,奖励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奖励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社会团体甚至是个人。获得“2006感动辽宁十大新闻人物”的大连老人丛子文曾自己出钱制作1000个爱心徽章,送给那些在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公园里自觉保持卫生、拾垃圾,在经营活动中热情服务并用语文明的人。奖励的内容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凡是在对居委会工作的防助与配合,治安巡逻和社区秩序的维护,维护和美化社区环境,扶贫、帮困、捐赠弱势群体,开展社区教育和宣传活动等方面有一定成绩的,都可以纳入奖励的范畴。“中国社会公益网”专门有一个板块叫做“功德榜”,里面有两大板块,一个是捐助单位,另一个是捐助个人。青岛市最大的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站“青岛老龄网”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专门建立一个“功德榜”,对为社会公益作出服务和贡献的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表彰。

    六是加大投入,为社区老年志愿者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社区老年志愿者组织的日常运转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经费短缺问题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现实中,志愿者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基层居委会的支持,但在基层居委会财政难以自己的情况下,社区老年志愿者活动由于缺乏一定的财力支持而得不到实现。建议政府应当从发展社区老年人社会保障事业的角度给以更多的经费支持和帮助。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关于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