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高新区牵手青岛7大院校 打造产学研基地(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01 09:19:2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高新区与青岛七大院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点击进入>>>>>>青岛高新区网站

    青岛新闻网12月1日讯  昨天下午,青岛高新区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机车车辆学校、青岛市电子信息技术学校、青岛市捷能技术学校、青岛市化工技术学校等7所院校举行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管委主任刘伟出席仪式。

    打造产学研基地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培养平台、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合作,其中青岛高新区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共同设置岗位课程、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和就业平台,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各院校将优先向青岛高新区推荐需求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安排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协助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式技能培训,最终实现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创业的互动双赢。

    为加大对人才的吸纳力度,高新区建立了全方位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人性化贴心的优质服务。目前已经率先成为全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这将为青岛高新区围绕汇聚创新资源、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锻造人才供应链条

    据了解,青岛高新区自推动开展校企合作以来,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优势和高新企业产业优势,目前已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签订冠名班6个,设立就业基地9个,联合培养人才近600名。与中国海洋大学等7所院校合作协议的签订,使青岛高新区人才战略合作院校达到15家,标志着青岛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为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链。

    在此之前,高新区已经与中国海洋大学等5所高校启动合作建设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力争通过3-5年时间,建设高品质的产学研基地、产业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等3个基地,建设1个交流培训中心,共建一批开放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形成产学研高度结合,集科技研发、科技孵化、科技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引导国内外大学科技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良性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了高品质就业发展平台。

    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期,高新区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要求,紧跟全球产业转移新动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了以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3+1”产业发展计划,先后引进冠捷、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LED蓝宝石晶片、世茂城市综合体等175个高端项目,377亿元的总投资。其中多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同时,高新区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引进了中科院光电院青岛研发基地、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创新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集聚预期将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为各类人才的快速集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据了解,预计到2015年,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0万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理工类本科以上学历人数高于2500名,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比重达到45%以上。(记者 王安)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省检查组来我市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