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大学生就业全面回暖 10类专业最吃香(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30 05:28:40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岛城大学生就业市场回暖了。昨天上午,市人社局启动“2011年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岗位,5万名大学生们赶到现场求职。据了解,近3年来,岛城的招聘会规模再次恢复到了高峰时期,标志着大学生求职市场的全面回暖。

    高校发班车送学生求职

    “为了帮学生们及时到招聘会求职,每个学校都准备了一批班车,大学生可免费乘坐去国际会展中

心,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总共发了45个班次。”青岛科大材料学院辅导员厉艳刚告诉记者,从早晨7点半开始,15辆班车就将第一批应届毕业生送到了国际会展中心,之后8点半、10点又接连发送了两次,仅四方校区就发送了45个班次,其他如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也都安排了专车将学生送到招聘现场,避免了学生扎堆挤公交车的麻烦,也保证了大学生都能及时准点到达现场。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提供了2万个工作岗位。“这些企业都是前期经过筛选的,岗位的质量都有保证,报名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共有近2000家。”青岛科大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多家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挑选企业时注重综合型企业,同时也侧重化工、制药、高分子等行业,共涉及专业107个,覆盖了岛城高校的绝大多数专业。

    “双证”毕业生最吃香

    在一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上,记者发现了“操作工”这一岗位,这份蓝领工作一直到中午11点半仍没有大学生问津,而该公司的“模具设计”岗位已经有40多人报名。公司招聘负责人介绍,操作工就是车间的钳工、铣工、车工等,需要工人操作机器,按照图纸的要求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公司要求所有设计人员都至少在车间干3个月,熟悉了机器才能在做设计的时候有的放矢,否则设计方案很容易和实际脱钩,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生产。“一听是工人干的活都避开了,实际上工人工资也不低。”招聘负责人表示,不经过操作工这一环节,模具设计的岗位绝对无法胜任。

    在机械类和自动化类企业的招聘企业中,负责人们最希望遇到持“双证”的大学生,也就是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后者的取得更注重实践能力。“不论是钳工还是自动化,或者其他的工种,有一个资格证书总比空着手强,到了车间里也更容易上手,虽然大学生多数都会从事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不见得一直干一线的活,但具备这种能力十分重要。”一名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称,有证一方面是能力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勤于学习的标志之一。对于招聘企业“双证”的说法,不少大学生连称后悔。“早知道就考证了,只要在实习时好好学一段时间,就应该不会太难,至少应该考个初级证。”一名大学生郁闷地对同学说。

    大学生创业者“纳贤”

    在昨天的招聘会上,除了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外,还有109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单位”,他们都来自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在度过创业初期后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希望通过此次招聘会找到合适的人才。从岗位的种类来看,大学生创业者招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教育、文案、自动化、财会、行政管理等专业。“我们的工资待遇还没法与那些大企业相比,但我们有的是机会,只要有水平的大学生,能很快进入我们的管理层,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一家企业的总经理亲自到了现场,希望能招到好员工。

    而在大学生眼中,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最让自己困惑。“我们希望到一家大一点的公司,能学到东西,而不是到一家小公司接受锻炼,再说待遇太低了,在青岛也没法生活。”中国海洋大学一名大学生说,自己也想在一家小单位与同事共同创业,但现实很难让自己不选择大企业。对此,几名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都表示,企业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小企业不会一直小下去,再说青岛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好的扶持政策,必然会有很大的发展。

    轻视选修课好工作溜走

    “太郁闷了,好好学习流体力学那门课,说不定这份工作就到手了,结果现在连复试机会都没有。”昨天中午,一名大学生离开一家重工企业的招聘摊位后,后悔不迭地感叹,原来这家企业招聘流体力学、材料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流体力学专业实在太偏门,打算降一档看看本科生是否可以胜任。结果一名曾选修流体力学课程的大学生应聘时露出了马脚,许多知识点都不扎实,几乎是一问三不知,仅仅两分钟就丧失了这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招聘负责人则感慨说,看来在招聘会上招这几个专业的大学生并不容易,下一步只能再到其他高校搞几场校园招聘了。

    企业怕女职员生孩子

    “招聘高级行政人员,要求女性,年龄在27岁以下或32岁以上……”在昨天的招聘会上,一则奇怪的招聘启事引起许多女大学生的注意,记者询问30岁而且已经生孩子的女性是否符合条件,对方表示“可以”,原来这家企业是担心女职员工作后不久便生孩子,影响正常工作。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市场分析来看,人才供给层次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25岁以下青年成为择业市场的主体,占流动人才的82%;30-40岁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需求市场抢手,占招聘需求总量的22%,但是供给量仅占5%,部分企业十分排斥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求职者,认为结婚和生育会占去太多的时间,对企业来说录用这样的员工十分不划算。

    工资大都“捉迷藏”

    “我是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的学生,期望月薪是2500元,如果能解决住宿,月薪2000元也可以。”从黄岛来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招聘会的韩语专业大学生小李说,可她的坦诚却没能换来招聘企业的 “坦白”,招聘方表示实习期的工资只能拿到正常工资的80%,至于正常工资到底有多少,企业的招聘启事上没写,负责人也不愿多说,只表示过了实习期就能知道,只要干得好,一定比想象的高出很多。

    记者昨日采访发现,现场的上千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在悬挂的招聘启事上注明工资和补贴情况,情况好点的也只是注明过了实习期会有“五险”或“五险一金”,即便是求职者询问,也会被含糊其辞地转移话题。而对大多数求职大学生来说,问工资则被他们认为“不礼貌”。“我一般不会问工资情况,而是想法设法找人打听,不然会给招聘的人留下坏印象,如果他们觉得我仅仅为了工资干活就糟了。”青岛大学一名大学生表示,企业的岗位不明码标价,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困惑,既然公开招聘,何必对工资情况遮遮掩掩呢。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新的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招聘需要明码标价,而事实上却很少有单位认真执行。

    10类专业招聘最吃香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从招聘会统计数据来看,岗位招聘数量排在前10位分别是:机械制造、土建、经济学、信息与电子类、其他类、企业管理、医药卫生类、化学类、文学艺术类、艺术体育类,这十类职位占到了总岗位数的83.4%。在这十类热门中,土建类专业已经供不应求,属人才紧缺类行业;机械制造、医药卫生类、化学类专业供需基本平衡;经济学、信息与电子类等专业仍然供大于求。

    在岗位需求中,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需求占0.45%,本科学历的占21.7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77.79%。“从数据统计来看,很明显,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的原因,硕士及以上人才供需比开始走高,以硕士为主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形势开始显露紧迫端倪。”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说。求职大学生的分析中,排在求职前十位的专业排名是:经济学、信息与电子类、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和机械设计、文学类、艺术类、其它类、其他管理、土建类、教学类。

    就业形势不能盲目乐观

    青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回暖,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实践和工作机会,就业的渠道也不断扩展,从我市各高校的统计来看,明年共有5万毕业生离开学校,另有未就业的往届大学生1万人,数量与今年基本持平,而且工作机会的增多让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虽然岗位多、毕业生数量平稳,但就业形势仍然不能盲目乐观。一方面全国大学毕业生明年会增长30万人,达到660万,青岛作为沿海城市,必然会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另一方面,青岛的就业岗位质量与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差别大,岗位设置和大学专业的对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活在青岛新三座大山:房价低薪高消费 投票 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