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育儿频道> 头条新闻 > 正文

游戏卡“游”到校门口谁来监管?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29 10:54:38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小学生偷拿父母500多元购买游戏卡 律师:小卖店老板和家长都应承担责任

    放在抽屉里的生活费无缘无故少了500多元,窦先生(化名)随后发现,拿钱的竟然是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而这些钱最后被儿子买成了50多张网上游戏的点卡。“这些点卡都是小学附近小卖店老板卖给我儿子的,可他也不想想,我儿子还是个小学生,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昨天家住南京路附近的窦先生告诉记者。记者调查发现,该种游戏点卡在岛城有339家代售网点,全都设在中小学校附近。

    网上游戏针对6到14岁儿童

    “我们之前也曾经看到过孩子玩这种网上游戏,也给过孩子10元20元钱购买游戏卡,但谁想到孩子会背着大人花这么多钱玩游戏。”窦先生告诉记者,好像孩子的很多同学都在玩这种“奥比岛”的网上游戏。记者根据窦先生提供的线索,在网上查到了这个游戏。记者看到这款游戏的说明上有 “父母须知”一栏,写明这种游戏致力于为中国6-14岁的儿童提供安全、健康、有趣的互联网服务。

    记者登录后发现,这种游戏需要玩游戏的孩子花钱充值,才能开通或者续费红宝石岛民,进一步参与游戏,而充值的方式,除了像窦先生儿子一样,到学校附近的小卖店里购买“建设卡”外,还可以手机充值、网上银行充值,甚至用固定电话充值。记者在该游戏网站上看到,岛城地区有339处“建设卡”的代售网点,大部分都设在学校周围的小卖店里。

    店主承诺不再卖给该学生

    “我之前找过学校周边的小卖店老板了,他辩解称当初购买时,曾经询问过孩子,孩子表示已经得到家长同意后,他才卖给我儿子的。”窦先生称,这名小卖店的老板已经承诺不再出售这种游戏卡给他的儿子。因为游戏卡已经被孩子使用了,他们想向小卖店老板追回损失也没办法。

    记者随后来到部分中小学校周围探访,发现这种面额5元、10元的小额游戏点卡摆在小卖店柜台的明显位置,虽然是周末,但仍然有小学生到小卖店购买这种游戏点卡。记者看到,虽然游戏卡上写着“需要征得家长同意购买”,但孩子都是独自来买卡,并没有家长陪同。

    “禁售令”面临监管难

    “这种游戏卡都卖到小学门口了,小卖店老板这么做,这不是助长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嘛。”对此,记者咨询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的王文涛律师,他告诉记者,自今年8月1日起,《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该办法除重申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外,还增加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上,因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不仅仅有销售实体点卡这种方式,还可以用手机、固话和网上银行充值,所以现在还很难确定究竟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执行这条“禁售令”,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将规定具体化。

    律师说法

    家长可主张购买无效

    针对此事,大成律师事务所的王文涛律师告诉记者,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智力、年龄相应的民事活动,比如买卖冰棒、铅笔、作业本之类,这种价值10元的游戏卡,如果周围的小学生都在购买,而且每次只购买一两张,就没有超过小学生的能力范围,这种购买就是有效的。

    但如果窦先生的儿子一次性花500多元,购买50多张游戏卡,他明显不具备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的民事行为能力,此次购买已经超出了他的民事活动范围,双方的买卖合同无效,因此商家应该退款。但作为监护人,窦先生也应承担部分监护责任。 记者 黄 飞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国香港抽检多款婴儿产品查出二恶烷
下一篇:亲子聊天每天只需10分钟也增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