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黑作坊调味品造假 普通酱油贴标签变身味极鲜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28 06:00:14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选购酱油有窍门

    面对商场中琳琅满目酱油,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还缺乏足够的常识和科学的鉴别方法。对此,记者咨询了质监工作人员,特意为大家介绍一些鉴别酱油的小常识,供大家在选购时做参考。

    首先,酱油的颜色不是越深越好,因为酱油颜色是由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化合物——“焦糖”来决定的。酱油颜色越深,意味着营养物质氨基酸及糖类的消耗越多,颜色深到一定
程度,酱油中的营养成份也就所剩无几了。

    其次,酱油不是越鲜越好。一般来说,豆粕、小麦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给酱油带来了鲜味儿。很多消费者认为酱油越鲜越好,于是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酱油配兑时添加水解蛋白质、谷氨酸、核苷酸等,这样做虽然可以增鲜,但对人体健康不利。

    再次,价格越高并不代表酱油等级越高。很多消费者购物时,喜欢根据价格高低判定其质量优劣,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优质酱油澄清、无沉淀、无浮膜、色泽呈红褐色,比较粘稠,细闻有酱香味和酯香味。

    现在市场上酱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国家也有明确规定,在酱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质量等级和氨基酸含量。有的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往往忽略这一点,而去追求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酱油。

    此外,调味汁、酱汁并不就是酱油。调味汁、酱汁与酱油是两码事。国家在酱油的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其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不得低于0.4克,而调味汁、酱汁其内在质量不执行酱油标准,基本不含氨基酸态氮。(记者 王安)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市出租车运价今起上调
下一篇:银监会启动首届"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