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山东花生减产两成以上 青岛花生油价涨声一片

1
青岛新闻网 2010-10-29 16:25:48 青岛财经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花生油涨价了!记者近日获悉,中秋节前后的连续阴雨天气已经造成山东境内花生产量降低两成左右,我市主要产区平度市的减产情况更为严重,达到了近三成。业内人士称,除了减产之外,今年花生米在含水量增加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出油率。种种因素显示,花生油价格年底之前可能还会进行调整。

    此外,受前几天冷空气影响,前段时间岛城比较稳定的蔬菜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鸡蛋价格也止住了国庆后的降价趋势,

开始了新一轮涨价。

    现状

    三连涨后再现新涨势

    来自生产系统的信息显示,花生油产品自2007年~2009年经历三个连涨周期之后,将再次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区间,但是从各项期货指标上看,价格未能有大幅上涨,最高仅在15%以内,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8月以来,整个成品油的交易行情一路低迷,因此仍有部分库存可以走进市场,起到了平控花生油零售价的作用。但是供应商方面表示,这一轮涨价有别于2008年的外部因素涨价,也有别于2009年市场调整涨价,与2007年涨价近似,属于生产因素与全球物资紧张共同作用,因此其对于厂家来说压力更大。从实际涨价情况上看,我市花生油自10月22日开始逐步调价,比南方市场10月17日左右开始调价,滞后约5天左右。

    原因

    成本涨致花生油涨价

    记者掌握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信息显示,今年花生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收获季遭受恶劣气候影响,导致大面积减产。同时已收获的花生因含水量提高导致出油率受影响。据介绍,今年新花生上市收购起点价为8400元/吨,每吨比去年同期涨了2700元。与此同时,国内一级豆油批发价在3个月内也上涨了30%。一系列不利因素,让生产企业左右为难,采访中,有企业表示,企业从自身出发,并不希望在产品线调整期打破品牌之间维系的原有价格平衡,但是,原材料价格直接影响企业生存,所以本次涨价最终仍是市场杠杆作用推动所致。

    从厂商步调一致的行动可以看出,这并非某些厂商抱团追求单边利润的突击,相反这次涨价还孕育着新的行业规则,那就是厂商已经开始更多从市场实际考虑问题,比如相同品牌下,不同产品线和不同品类的产品,价格上浮幅度不是一样的,除了考虑一些产品的成本需求外,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为厂家参考。从终端实际效果看,大部分厂商都没有按照最终标准一次性将涨价空间填满,相反,喜燕等更多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品牌,甚至放低了涨价标准。

    消费者

    超市调价市民未跟风

    据了解,10月22日我市部分超市已经应市涨价,其中根据厂商协调的统一步伐,继食用油批发价格上涨之后,零售终端的价格在10月20日开始呈现周期频次调价上涨。 10月21日,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多个品牌的食用油价格标签已经更新为涨价之后的新标价。

    据悉,本次涨价涉及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多种油品种类,整体提价幅度在5%~15%之间。其中花生油涨价为减产所致,大豆油涨价为国际期货大豆价格飙升所致,而玉米油等产品涨价则是受物价整体联动促涨,涨价原因不同,但涨势却是水涨船高。从对沃尔玛、特易购乐购、家乐福、大润发等卖场的销售数据统计来看,消费者未有过激囤货行动,卖场方面分析,一是本次涨价整体消息比较严密,消费者尚未跟进信息。二是消费者对于涨价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在采访中,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市民许先生就告诉记者,近几年消费品价格此起彼伏,自己已经适应了,因此能够较为理性地面对涨价。

    预测

    花生油价格还将调整

    记者了解到,本次涨价是在2007年~2009年三连涨筑底之后的一次全新的涨势,而这一轮涨势,受国际市场影响更为深入,而从终端销售情况来看,消费者采用多样化选择来抵消物价上涨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沃尔玛、乐购、大润发、家乐福、佳世客等主要卖场进行采访后发现,涉及涨价的主要产品的价格涨幅都没有预计之中的幅度大,部分产品在调价后还推出赠品,以平衡涨价冲击。在采访中,生产方和销售方都预测,这仅是2010年年底前的第一轮调整,幅度适中,但未达到最终水平,花生油价格还会继续调整。 本报记者 赵彭大润发超市里,市民在关注食用油价格。

    ■消费提醒

    花生油购买 性价比优先

    近日,关于花生油涨价的传闻不绝于耳,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然目前价格步入高位,但是超市货源充足,市民在购买时比较看中性价比。

    在位于宁夏路的大润发超市记者看到,有几个品牌的食用油正在促销,虽不是周末,仍然有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食用油。超市供货充足,长寿花金胚玉米油4升原价57.5元,现价49.9元。其余大部分产品基本没有优惠,食用油价格目前平稳,5升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55.9元,5升胡姬花花生调和油56.9元,5.43升胡姬花特香压榨一级花生油86.8元,5.436升鲁花花生油105.9元,5升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75.9元。

    记者了解到,一些价格实惠、性价比高的产品目前销售情况比较好,价格几十元的调和油和花生油出货量比较大,而一些价格过百的食用油则出货量很小。市民李先生是老青岛人,他告诉记者,本地品牌性价比高,他一直买本地品牌的食用油,这次买了一桶胡姬花花生油。

    同一品牌花生油在不同超市会有小幅差价,以5升装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为例,在香港路家乐福售价为74.5元,而在附近的佳世客则为75.8元;胡姬花金醇浓香花生油在前一超市售价107元,后者为104元。另外,标记容量也容易影响市民选购,比如,某品牌食用油的标记容量为5.436升(约合5千克),而不是惯常的5升,它的价格相对要贵一些。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市民在挑选食用油的时候也在互相交流心得,希望买到实惠的产品。记者在此提醒市民朋友,选购花生油不妨多走几家超市,货比三家。(记者 隋海泉)

    食用油产品走到细分市场路口

    调和油等产品总量与花生油将在年底形成对峙局面

    花生油连年涨价,从卖场终端销售数据来看,替代花生油产品的调和油、大豆油增幅比占量最大,单品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橄榄油也在分流一部分消费需要。多个商场橄榄油销售增比都与去年相比超过了35%,调和油、豆油以及玉米油产品自2008年以来就为花生油产品构筑了可替代产品阵营。橄榄油产品在过去两年中,保持了年均35%的增幅,成功地剥离了一部分购买力较强的消费者。据青岛最大的进口橄榄油供货商青岛阿茜娅商贸有限公司分析,花生油可替代产品阵营的壮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面,也为改变本地食用油消费格局奠定了基础。年底,调和油等产品总量将与花生油将形成对峙局面。

    卖场推动其他食用油销售

    面对花生油涨价,零售企业方面除了采用库存来平价外,在产品投放上,卖场方面近年来一直在注重通过陈列来引导消费者的采购。花生油的可替代商品销量能够大幅度增长,卖场的作用不可小视。

    据悉,由于橄榄油主要依赖进口,其利润可以与花生油相接近外,其他食用油的利润均不及花生油,在市面上,为了更好地促动消费者接受替代食用油,主要品牌均推出了橄榄油调和油、花生油调和油等多种香型的调和油产品,但是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上看,这些产品在卖场的表现力有限。但是卖场方面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些新产品的销售。在采访中,有卖场表示:“新产品接受程度差是正常的,但是一味儿捧着老产品不放,生产、销售以及消费三个环节都不会有进步。 ”

    花生油涨价或改地域情结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花生油产品在青岛市场有着极浓重的地域情结。从采访中看,大部分民生超市的花生油产品销售占比都达到了60%~75%,而这些产品仅占品牌比的40%,囤货占柜比也在50%以内。由此可见,本地消费者对于花生油产品有一定市场依赖性,这使得花生油经过过去三年的连涨之后,使消费者变得更加敏感。

    从可替代产品的销售情况看,各类调和油的销售保持了年15%的整体增长,橄榄油产品在2009年55%左右的快速增长之后,在2010年有望进入25%左右的理性递增空间。大豆油方面,今年以来需求上涨约在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大豆油产品的需求基础也较为雄厚,作为花生油的第一替补,其有稳定市场的战略意义。玉米油产品作为主要油料中出油率最低的食用油,其虽然健康,但它市场潜力一直未被本地消费者发掘,而从涨价幅度上看,玉米油产品的涨幅不足5%,后市再度拉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它也具备后程填补花生油产品因涨价造成空位的能力。(赵彭)

    ■相关链接

    鸡蛋迎新一轮涨价

    受冷空气的影响,我市气温明显下降。近日,记者在一些农贸市场采访了解到,在冷空气的影响下,蔬菜价格这几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的鸡蛋也止住了国庆节后的降价趋势,开始了新一轮涨价。

    记者从青岛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所监控的22种蔬菜中,有10种蔬菜批发价格上涨,涨幅一到两成,其中茼蒿批发价从上20日的每公斤2.2元涨到3.5元,涨幅超过五成。在团岛、新贵都、八大峡等农贸市场,记者看到,由于天气较冷,市场买菜的市民明显减少。

    由于天气变冷,各大批发市场和超市的鸡蛋开始了新一轮涨价。记者了解到,25日开始,鸡蛋价格一天一涨,到27日已经涨到8.4元/公斤,比20日涨了0.8元,涨幅达到13.5%。在部分超市,鸡蛋每公斤价格也突破了8元。

    此外,由于最近东北大雪,一些南方客商到山东抢购蛋,目前我市许多批发市场的鸡蛋存货已基本售完,使我市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形势,推高了岛城鸡蛋价格。有关人士预测,到元旦之前,鸡蛋还会有5%~6%的上浮。(记者 李旭超)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记者首次乘车驶上海湾大桥 美景尽收眼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