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2日讯 问:“你为什么频繁的去偷?” 答:“开始时为了钱,我想攒1000元就够了,但是偷了一次两次之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很想去偷,最后几次我有预感会被抓,但还是去偷了,我也说不清楚。”…… 这是记者从检察人员的讯问笔录中看到的一段对话,嫌疑人吴某的回答引人深思,是什么促使他产生“不得不偷”的想法?案件中更让人惋惜的是吴某的身份,作为一名真正意义的80后,他2009年才刚刚被青岛某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案发前尚在读。 80后研究生“中魔咒” 偷窃上瘾“不得不偷” 2010年4月29日中午,青岛某大学的一楼餐厅里,一个男生已徘徊了很久,他似乎在等人,眼神却在四处打量着座位,随即他拿起一个放在位子上的电脑包,刚要走,旁边坐着的一个女生问:“这是你的包吗?”,男生惊慌失措,还未及逃跑,就被上来的学校保安抓住送进了派出所。调查发现,这名男生姓吴,26岁,老家在山东莱阳,竟是青岛某高校的在读研究生。 记者了解得知,2010年3月,吴某的手头开始紧张,他本来想自己搞个辅导班,不料家里不支持,自己也就没法做,他注意到高校的学生在餐厅吃饭时都把包放在座位上占座,学生们既不在乎,也不防范,吴某觉得有机可乘,就有了偷学生包的想法。从今年3月第一次伸手成功,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中了魔咒般“不得不偷”,趁着自己课不重要的周一、四、五,每周三天如上班般规律性地光临青岛的三所高校,有时选择中午,有时选择晚上,从现金、手机、mp4到电子词典、U盘、钥匙环,吴某尽收囊中。 检察官:戒除心魔 永远不要有第一次 经检察机关认定,短短的一个半月间,吴某用同样的手法盗窃学生财物竟达17起,目前,吴某已被青岛市崂山区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 正如吴某自己所说,偷到最后他已经是“习惯性”作案,哪怕预感到要被抓也控制不了自己,如吸毒般再次伸手。检察官提醒:高校学生要加强防盗意识,不要用贵重物品占座,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同时吴某自身的教训也值得警惕,说明犯罪心理是有惯性的,永远不要有第一次,要从源头上戒除自己的“心魔”,彻底远离犯罪的漩涡。(青岛新闻网记者 李志强 通讯员 闫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