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救命!拿什么去救命?
■早报记者昨从团岛走到五四广场只在岸边找到两个救生圈 ■管理部门:不解决被盗问题就没办法设置救生设施 ■市民建议:在公厕里给救生圈安个家
音乐广场海边大浪将正在台阶上看海的游客卷进大海,他在海面上不停地挣扎,站在岸边的好心人却因为浪大不敢轻易下海施救,危急关头一根尼龙绳从岸上丢下来,拽住尼龙绳的男青年逃过一劫。“岸上大多数人都有心救人,但因为没有趁手的救生设施,也只能是有心无力。”施救的好心人称,记得七八年前海边的栏杆上曾经绑过救生圈和救生绳,现在这些救生设施究竟哪去了?昨天,记者从团岛走到五四广场,寻找这些久不见踪影的海边救生设施。
海边难觅救生设施
“海边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已经有好几年没见到过了,这段时间海边海浪特别大,经常有游客不小心被海浪卷进去。”昨天上午记者第一站来到西陵峡路海上皇宫附近的海边,5天前一名拾荒的老人落水,参与营救的海边商贩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海边摆摊卖小百货已经7年了,隐约还记得当初在栏杆上曾经挂过两个黄色的救生圈,而现在海边大浪依旧危险,但两个救生圈却早就没影了,这些救生绳也不知道成了谁家的晾衣绳,老人坠海后还是民警搭人梯才把人救上来的。
葛路纪念碑旁救生圈也没了
“当初下海救人的英雄葛路牺牲后,也不知道哪个部门在前海一线设置了一些救生圈和救生绳,靠着这些救生圈和救生绳,确实救上来过一些落水游客,但后来过了没多久,这些救生设施今天丢一个,明天丢一双,很快就没了踪影。”记者沿着海边继续前行,一路经过栈桥、鲁迅公园和木栈道都没有在海边栏杆上看到救生设施,站在东海西路海边葛路纪念碑旁边,附近居民赵先生一脸沉重地告诉记者,葛路纪念碑旁边的两个救生圈可能是丢得最晚的两个,一直到前年还绑在葛路纪念碑旁边的栏杆上,后来可能是捆绑救生圈的绳索被海水侵蚀了,刮台风时救生圈被大浪卷走了。
海边警务室也没救生圈
记者沿路寻找一直来到音乐广场和五四广场,终于在两个广场中间的银海格曼游船码头附近栏杆上找到了两个黄色的救生圈,游船码头的经理告诉记者,这两个救生圈属于码头所有,应该是五四广场和音乐广场上仅有的救生设施,每次有游客坠海都有热心人老远跑过来借救生圈营救。“我们是游船码头,救生圈是船上标准配置的,每个价值百元,挂在栏杆上也是为了施救坠海的游客方便。”这名经理告诉记者,之前一共挂着4个,现在只剩下对着售票处的两个了,另外两个早就被人偷走。
记者随后咨询了五四广场上的城管值班室和110流动警务室,值班的城管值班人员和值班民警称,他们这也没有救生圈等海上营救设施,游客坠海发生危险后还是要拨打110报警求助。
救生圈“藏身”二楼
“当初配发的救生圈现在已经很少能找到了,可能在一些封闭景区里还能找到救生圈等设施。”记者在采访时,一名知情人闵先生告诉记者。记者随后到小青岛景区探访,在景区办公室的二楼平台上发现4个已经破旧的救生圈,因为长期被海风海浪侵蚀,捆绑救生圈的绳索轻轻一拽就能被扯断。景区工作人员称,平时救生圈都绑在平台栅栏醒目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提供紧急救护。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岛城的几家海水浴场,“救生圈等安全设备在浴场属于必备物品。”二浴的一位姓宋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海水浴场应该尽力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浴场配有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像安全绳和救生圈这种安全设施也都是一应俱全。
救生圈能否在公厕安家
“在葛路纪念碑不远处就有一个公共卫生间,那里有保洁人员值班室,救生圈能不能放在公厕里面,要是有人落水就可以到那里去借。”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住在附近的刘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前年救生圈丢失后,他也一直在琢磨海边救生圈的保管问题。他建议,一方面新的救生圈要做得比较重,颜色比较醒目,标有海边救生专用的字样,让市民无法拿到家里当成游泳圈使用。另一方面一定要给这些救生设施安个家,由海边公厕或者一些固定的摊贩代为保存,甚至可以将救生设施作为一种奖励,奖给海边经常救人者专门使用。如果你有其他设置这些救生设施的好办法,请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告诉我们。
谁能管住救生“黑手”
海边的救生圈平时看着像是没用,可关键时刻却能救人一命,这些救生设施的缺失,让很多岸上急着救人的市民变得有心无力,纵身跳海救人的英雄们也是拿着自己的命在拼。
昨天记者采访了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处的刘副处长,他向记者讲述了前海一线安置这些救生设施的始末。2002年到2003年,前海木栈道修建期间,发生了英雄葛路跳海救人不幸牺牲的感人事迹,市园林局作为木栈道工程的建设方,在葛路烈士纪念碑附近以及40.6公里木栈道的危险海域设置过几十个救生圈,建成后转由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但不久就出现救生圈和救生绳被偷的问题。
“添设救生圈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怎么保证这些救生圈不会被人顺手牵羊。”刘副处长说,这些救生设施是为了应付海边的突发状况,不可能上锁或者捆扎得太结实,他们没法专门找人一天24小时给这些救生设施站岗。刘副处长称,保住这些救生设施有赖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果无法解决这些救生设施被盗的问题,他们也就没办法在海边设置上这些救生设施。“之前也曾经有人想要捐救生衣或者救生圈,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新添置的救生设施不丢。”刘副处长称。记者随后联系了市南城管和市南公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边这些救生设施不归他们管,是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
自制“救人神爪”
“每年在青岛栈桥海边坠海或者跳海的人至少也得20多,没有这些救生设施,我们下海救人就得准备搭上自己的生命。”曾经多次在栈桥上救捞坠海游客的黄德告诉记者,他从吉林老家来青岛的5年间,已经参与救了80多名落水者。虽说如此,每次下海救人,他仍是心惊胆战。“我们发现有人跳海都是赶紧联络附近的游船过来营救,风浪小的时候我们还敢下海,风浪大的时候下海救人那就是九死一生的事。”黄德称,特别是冬天,很少有人敢下到冰冷的海中救人。
黄德展示他研制的救人武器——15米长的尼龙绳挂着四爪钩子。“我们没有救生衣或者救生圈,救人全靠手劲和准头把绳索丢到坠海游客身边。但这些绳索都太细,只能保证人抓住绳子不沉下去,根本就没法拉人上来。”黄德称,要是有专业的救生绳索和救生圈,救人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