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圈能否在公厕安家
“在葛路纪念碑不远处就有一个公共卫生间,那里有保洁人员值班室,救生圈能不能放在公厕里面,要是有人落水就可以到那里去借。”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住在附近的刘大爷告诉记者,自从前年救生圈丢失后,他也一直在琢磨海边救生圈的保管问题。他建议,一方面新的救生圈要做得比较重,颜色比较醒目,标有海边救生专用的字样,让市民无法拿到家里当成游泳圈使用。另一方面一定要给这些救生设施安个家,由海边公厕或者一些固定的摊贩代为保存,甚至可以将救生设施作为一种奖励,奖给海边经常救人者专门使用。如果你有其他设置这些救生设施的好办法,请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告诉我们。
谁能管住救生“黑手”
海边的救生圈平时看着像是没用,可关键时刻却能救人一命,这些救生设施的缺失,让很多岸上急着救人的市民变得有心无力,纵身跳海救人的英雄们也是拿着自己的命在拼。
昨天记者采访了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处的刘副处长,他向记者讲述了前海一线安置这些救生设施的始末。2002年到2003年,前海木栈道修建期间,发生了英雄葛路跳海救人不幸牺牲的感人事迹,市园林局作为木栈道工程的建设方,在葛路烈士纪念碑附近以及40.6公里木栈道的危险海域设置过几十个救生圈,建成后转由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但不久就出现救生圈和救生绳被偷的问题。
“添设救生圈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怎么保证这些救生圈不会被人顺手牵羊。”刘副处长说,这些救生设施是为了应付海边的突发状况,不可能上锁或者捆扎得太结实,他们没法专门找人一天24小时给这些救生设施站岗。刘副处长称,保住这些救生设施有赖市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果无法解决这些救生设施被盗的问题,他们也就没办法在海边设置上这些救生设施。“之前也曾经有人想要捐救生衣或者救生圈,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新添置的救生设施不丢。”刘副处长称。记者随后联系了市南城管和市南公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边这些救生设施不归他们管,是海滨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的。
自制“救人神爪”
“每年在青岛栈桥海边坠海或者跳海的人至少也得20多,没有这些救生设施,我们下海救人就得准备搭上自己的生命。”曾经多次在栈桥上救捞坠海游客的黄德告诉记者,他从吉林老家来青岛的5年间,已经参与救了80多名落水者。虽说如此,每次下海救人,他仍是心惊胆战。“我们发现有人跳海都是赶紧联络附近的游船过来营救,风浪小的时候我们还敢下海,风浪大的时候下海救人那就是九死一生的事。”黄德称,特别是冬天,很少有人敢下到冰冷的海中救人。
黄德展示他研制的救人武器——15米长的尼龙绳挂着四爪钩子。“我们没有救生衣或者救生圈,救人全靠手劲和准头把绳索丢到坠海游客身边。但这些绳索都太细,只能保证人抓住绳子不沉下去,根本就没法拉人上来。”黄德称,要是有专业的救生绳索和救生圈,救人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