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个现象,好多东西一冠上黑字,就变得神秘莫测,而且一黑就是好几年,谁也动不得,就算动了,前脚一走,后脚照旧,比如说黑作坊,黑车,再比如说昨天我们查的黑网吧,这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问号,那么到底谁能管得了这些黑的呢?今天接着来说。 莱西市姜家许村村东,没两步路 原来,您隐藏的够深的,藏在苹果园后边的是个制造污染的黑窝点。今天,黑窝点被取缔了,村民们高兴,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跟昨天一样的问号,黑窝点生存了四年,村民们也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却在执法人员的鼻子底下烟照冒,水照流,钱照赚!怎样从根本上断绝这些黑窝点生存的基础,绝不留情的铲掉他们的根基恐怕是我们大家伙都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正文】 暗访:黑窝点现场 【正文】 记者扮成到村里走亲戚的外地人,趁干活的工人中午休息,与他们聊了起来。 【同期声】 记者:这是废旧塑料吗? 干活工人:啊,粉碎了,很简单。 记者:粉碎了,做成什么呀? 干活工人:做成颗粒嘛。 记者:这些颗粒做什么用? 干活工人:塑料袋嘛。 记者:一天能加工多少? 干活工人:一吨。两天一吨。 记者:这些颗粒怎么卖? 干活工人:论吨,一吨多少钱。 记者:一吨多少钱? 干活工人:价格不一样,有黄的、有白的,共三种。 记者:一年能加工多少吨? 干活工人:这个没数。 记者:每天都生产吗? 干活工人:不,隔一天。 记者:厂子有多少年了? 干活工人:五年了。 记者:老板是哪的? 干活工人:老板是本地的。 记者:就是本村的吗? 干活工人:是。 【正文】 记者在场内仔细查看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环保设施。厂房后墙根下有一条排水沟,记者发现有污水顺着排水沟流进了临近的鱼塘。 【同期声】 村民D:上一年,鱼塘南边的一百多棵树都枯死了,北边死了二十多棵。对水有危害就是对人有危害。现在,水已经变质了,地下水都污染了,连浇地都不敢浇。 村民A:哎呀!风一大,都不敢在家住。 记者:为什么? 村民A:那个烟,那个味啊!大人闻就闻了,小孩那怎么办?! 村民B: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最起码污染不好吧!环保设施应该有吧,他应该环保,他家没有环保。你说他家什么不污染?是空气不污染还是谁不污染?人吸了这样的空气能好吗?塑料燃烧能没有毒气? 【正文】 这个厂子周围三面是苹果园,一面是庄稼,看着自家的果园,村民们直叹气。 【同期声】 村民C:紧靠着我果园,加工点至少四年,马上就五年,把果园污染的,光开花不结果,树都半死不活的,树叶都发黄了。 【正文】 这种塑料颗粒根据眼下的市场行情,每吨的价格在3000—4000元之间。如果按照工人们说的,这个企业一年要生产100多吨塑料颗粒,按最低价计算,一年也要赚30多万元。看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不顾村民怨声的背后。记者随后拨打了莱西市工商局和莱西市环保局的值班电话。大约过了20分钟,莱西市工商执法人员赶到姜家许村。 【同期声】 莱西市工商执法人员:停下!停下! 黑窝点负责人:不干了,不干了! 莱西市工商执法人员:那位是负责人? 黑窝点负责人:不在,没来。 莱西市工商执法人员:谁带班? 黑窝点负责人:俺们没带班的,都是个人干个人活。 【正文】 干活的工人一看执法人员来到,马上熄灭锅炉里的火。在现场,刚加工完的塑料颗粒有一吨左右。经过核实,这个加工点,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更没有营业执照,纯属一个黑窝点。 【同期声】 莱西市工商局院上工商所所长 张志波:这个加工点属黑加工点,无证经营。按照规定,一是依法扣留设备和成品,在进行罚款,然后取缔。 【正文】 张所长说,这类黑加工厂选的地点往往很隐蔽,如果没有人举报,执法人员很难发现。大约50分钟后,莱西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同期声】 莱西市保局工作人员 仇京志:去年,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这个企业没有环保审批手续,没有验收手续。去年七月份,我们对他进行了行政处罚,一是责令停止生产,二是罚款一万。今年八月上旬,又发现这个企业还在继续生产,又恢复了生产,我们八月十号左右,已经做了调查笔录,给他下过整改通知书,要求他办好了审批手续,到现在为止也不办审批手续。我们准备再给他做一次行政处罚,责令他停止生产,并处罚款。 【正文】 村民们说,他们曾经在四年里两次向莱西环保部门投诉,执法人员去年和今年也曾两次到这个加工点调查,但是,每次执法人员只要一离开,人家仍然我行我素,照常生产。 【同期声】 村民C:莱西环保来了好几次了。 记者:莱西环保对你们怎么说的? 村民C:没见我们的面。 【正文】 执法人员在黑窝点内调查取证时,很多村民们就站在村头。听说这里要被取缔,大伙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同期声】 村民E:我们拍手称快!感谢执法部门。 村民D:执法人员来了,我们感谢!再不解决,真的没法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