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百名中国工人被骗至利比亚做黑工 发求救(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09 15:36:28 环球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百名中国工人被骗至利比亚做黑工 向环球网发信求救

工人的“饮用水”——黄色浑浊液体工人求助多方未果 使馆称已关注此事

    小陈表示,工友们曾经联系过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得到的回应是让他们“打电话回国找劳动部门处理”。 后来,又有工人分别联系了商务部、广西省劳动部门、仲裁部门甚至是110报警中心,但是这些部门均表示问题不在自己的职能范围之内。由于开工期间打电话不方便,而工人无法承受昂贵的国际长途话费,只好暂时放弃了打电话求助这条路

    环球网记者随后联系了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马少义回应称使馆已在密切关注此事。他说,使馆方可以尽量协调工人与建筑公司的关系,但是由于双方有劳动协议在先,所以他们之间产生的摩擦属于“内部矛盾”,最佳的解决方案是让工人与公司进行内部协商。而部分工人采取停工、闹事等过激的手段申诉,是不恰当的。虽然使馆会尽量保护工人这一弱势群体,但同时也要尊重当地法律。

    马主任还说,目前共有超过1000名中国工人在水电四局利比亚务工。由于工地临近沙漠、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工人认为与预期的待遇反差过大,不能满足之前在合同上制定的薪酬。记者询问了工人小陈合同的情况,他说出发前公司讲的是“月薪5000”,可是上个月他们仅拿到了“1000多一点”。他还说,工人们在未出国时曾与国胜公司签订一式两份的劳动合同,可是公司已经把两份合同都收走了。

    马主任还表示,使馆有关部门已将此事报告给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请他们协调解决。而领保中心管辖利比亚地区的工作人员许小姐则表示,已经接到有关此事的报告,但是“部门之间有不同的分工”,这种情况应找商务部和当地使馆的有关部门。记者又致电商务部合作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类似的事情应该找外交部或劳动部解决,或是直接去找公司询问。她说,商务部对利比亚工人的事情“没有过问”。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网友质疑住房空置率高 曝地产商装灯应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