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彼岸》系列报道三: 美丽回归 一首小诗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指标,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环境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共识。 从风光优美的三亚,到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再到花园式的大连;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到浪漫的薰衣草之城普罗旺斯,再到“水上都市”威尼斯……放眼国内外,富有特色的知名之地无一例外都将环境作为塑造城市吸引力的重要一环,极大发挥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已经形成共识,种好了环境这棵梧桐树,必将引来金凤凰。 这金凤凰,是商机、是人才、是机遇,乃至更多更多。 在现代信息社会和开放的年代,经济发展有这样一种规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有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生活居住环境,才能引进高端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才能给城市带入高端要素,提升发展空间。企业进驻了,自然会带来大量的资金,环境优势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经济优势,经济优势提升上层建筑,从而打造出城市品牌,因此,环境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 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和社会,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优美的环境是一种资源,它不仅能产生一种吸引力、凝聚力和魅力,更具有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发展空间,是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时任大连市市长的薄熙来曾说,城市是重要的国有资产,保护城市环境是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的重要方面。并认为大连市改善城市环境,吸引外商增加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带动城市繁荣,实际上就是国有资产的有效增值,这种肯定环境价值的观点是十分鲜明和深刻的。 旧城区,往往则是脏乱差的代言,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游商浮贩遍地,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公共设施污损,树木绿地缺乏养护。对旧城改造进行改造,使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而环境改善则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可以创造出许多直接和间接地经济效益,可谓改出一片新景观,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城区。 改出一片新景观,就是要通过实施旧城改造,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区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吸引力的最直观反映。旧城区的城市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不高,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居多,违章建筑和房屋老化严重。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顽疾,使旧城区环境实现凤凰涅磐般的蝉变和提升,打造城市新的景观与标志。 如果说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面上的改变的话,那么新业态、新城区就是一个质的改变。 改出一片新业态,就是要通过旧城改造为经济发展腾挪空间,着力引入和培育符合中心城区发展实际的产业业态,全面盘活旧城区的经济资源,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后劲。同时,要在旧城改造中加大产业载体的建设力度,对没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区域,要坚持“高档定位、拆旧建新、拆低建高、整片开发”的原则,加大商业地产的投入建设,推动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有历史保留价值的风貌保护区,要按照“功能置换、修旧如初、精品建设、配套完善”的原则,推动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功能提升,实现产业与居住功能的有机结合。 改出一片新城区,就是要通过旧城改造,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布局,对城区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着眼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双重考虑,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从而使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打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型城区。 旧城改造,绝不仅仅是单一韵律的拆迁乐章,而是一个有着久远影响的时代交响。 美丽回归,往往源于改变。 评论 城市世纪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一句名言:“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当今世界,城市已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身之所,而更多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更加包容和谐的综合体角色。建设一座城市就像装修一个家,只有在装修中给房子注入文化、赋予品位,才能使房子如同一件艺术品焕发生机和光彩,才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觉到舒适、温馨和归属感。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让国内外宾朋再次聚首中国,共同迎接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又一次伟大盛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大会的主题,完美地诠释了人类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这并非偶然,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 正如一座房子是一个家庭温馨的港湾,一座城市则是一群人成就梦想的热土。古希腊先哲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一个美好的城市,让人无论是“初见”还是“重逢”,都会充满期待、充满感情,就像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它的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让世人为之动容,能成功举办世博会,得到国际友人的盛誉,绝对不是偶然的。 在中国,像上海一样的美好城市还有许多,这些城市的发展与改变,让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路宽了,房子高了,环境美了,配套设施全了,人才汇聚了,资金涌动了,如此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城市,怎能不让人依恋,不让人爱慕。 时代的飞速衍变让我们已经进入城市化的时代,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10年底,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在城市里生活起居,经营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同时也是对城市的一个挑战和考验。 城市与人的关系很密切,一个只有经济发展的城市会让人觉得不亲近,一个只注重外在修饰的城市会让人觉得不实际,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如何能做到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城市在给人们带来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充裕富足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造成一种 “异化”的困扰,比如环境的污染加剧,比如交通的压力变大,比如居住的需求增多等等,人们渐渐感受到了城市压抑急促的呼吸声,不免心生担心,如此下去,我们的生活还会幸福吗?还会美好吗? 城市是我们的家, 21世纪被人类称之为“城市世纪”,21世纪的城市将追求对人的最大关心和陶冶,未来城市将以获得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最大实现,从而使人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和核心,可见,追求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升和实现高质量的城市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人类财富的创造,至今离不开土地的支撑。然而,土地资源又从来都是稀缺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拓展,土地还将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珍贵。 人类的经济史,几乎就是一部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作斗争的历史,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类建筑物在不断地向上向下延伸,坚持向地下、向空中、向质量要效益,高标准产业载体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可以说,对土地资源利用得越充分,一个地区的经济就越发达、越进步 说到底,旧城改造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旧城变新城,被改造区域百姓的利益要实现增值,城市要实现发展,需要具备更宽广的居住空间,更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更现代的产业发展,如此,旧城改造才是有价值的,城市的发展才是人性化的,城市,才能永远保持青春和美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