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贫困县的“天价”文化宫:民心工程还是形象工程?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16 13:44:36 新华社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是不是违背程序缺乏监督?

    [背景]蒲县“天价”文化宫曝出后,不少民众质疑工程建设的透明度,花钱缺少监督,有人甚至怀疑里边有腐败行为。

    记者:建这样大工程,要走哪些程序,有没有人监督?有人担心官员借此机会中饱私囊、收受贿赂,你们如何证明清白?

    闫建国:工程建设完全是按照制度来的,是按章办事。首先到县发改委立项,然后由财政部门评审,并委托中介机构评估,

财政部门确定预算后,再招标。另外,这是县里确定的城建重点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都有体现,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给予审议讨论通过。百姓的意愿是通过人大代表来体现的,人大代表们通过了,工程也就合法了。而且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监督时刻都存在,纪检和司法部门随时都可以介入,不可能存在贪污和腐败行为。

    陈金庄:今年3月,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蒲子文化中心工程进行了评议,结果很满意。工程筹建之初,县里多次开会讨论,几大“班子”都通过了。因为是县里的工程,钱款都是由县财政出,因此县里决定后,就能开工了,市和省对此不予监管。

    当地居民曾庆海:县里上什么项目,我们百姓根本没有参与的份儿,更没有发言权。县里建的项目不合理怎么办?应该有一个针对县里的监督机制。而工程建设过程中,即便存在腐败行为,我们也没有办法。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现在一些地方重要工程建设中,主要问题是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在决策中主要领导“一言堂”,公众无法监督。这种监督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内监督缺失,上级对此现象没有体现监管职能。二是体制外监督缺失,群众对决策无法监督,无法纠错。应搭建一个平台,征求民众反映,如果蒲县的文化宫建设有这些监督机制,非议就不会这么多。(新华社太原7月15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周立权)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温州人大代表行贿4名县官
下一篇:陕西质监局违规拨款建3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