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商业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千万元存1秒给四万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10 15:56:29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00万元活期存一天,就给你1000元,月底最后一天存进来,第二天就可以取走。”不要怀疑你的眼睛,这就是岛城部分银行为吸收存款而开出的“价码”。

    在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存贷比 (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率)不得高于75%的考核标准压力下,银行业揽存大战在一周前达到了白热化。

    部分银行以遍布各区的网点为吸盘,以高 “筹码”吸金,只抱着一个目的:让存款指标在6月30日这个“时点

”一鸣惊人。而在接下来的7月底、8月底、9月底直到年底,各商业银行还将分别上演一波波的揽存大战。

    存一天年化收益36.5%

    各行为存款量“急了眼”

    “一到月底我就成了‘香饽饽’,好几家大银行支行级别的行长都亲自打电话过来,劝我们把原本月底发给职工的工资在他们银行‘逗留’一天。”香港中路上某国有大型企业财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一进入六月下旬,他的电话就成了“热线”。喝茶、吃饭的邀请纷至沓来,为的就是把他们单位账户里的那些存款挪到自家账上。“银行人员的说法是借你的钱来‘转一转’,季度末、半年末和年底对银行来说都像 ‘过关’一样。 ”

    “加油卡?购物卡?小电器?现在这种‘小恩小惠’对顾客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为了将客户的资金留在银行,有的银行甚至把金条银条都搬出来了。

    更有甚者,市南区一家银行支行业务员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经典的拉储段子:“上周几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和一家私企老板吃饭,大家为了几千万的存款争得面红耳赤,一位经理直截了当地说:存我们那吧,7月1号那天你打车来,把钱取出来,然后开上我刚买的那辆奔驰回家,送给你了。 ”

    就拿100万元存一天给1000块来说,即使不算活期利率,单单返的现金,就相当于1‰的日利率,折算成年化收益率竟高达36.5%。不过,这也只是“市场价”而已。

    “2‰,3‰,最高的能达到4‰!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你的一千万在我这里哪怕就停留最后一秒,那么明天一早你再来银行,4万元现金马上拿走! ”本市一家商业银行的支行行长告诉记者,大家为了存款量都“杀红了眼”。

    为何发动“揽存大战”

    都怕碰存贷比“红线”

    “年年拉存款大战,一年比一年多,我们银行的临柜人员去年日均存款考核额度 280万元,今年300万;客户经理去年日均500万,今年800万。 ”一家股份制银行员工语气悲哀地说,“年年增,到哪去弄那么多存款呢。每到半年和年底的那几天,就有种逼上梁山的感觉。 ”

    “最主要原因还是去年贷款放得太多。”在谈及“缺钱”原因时,岛城某股份制银行的一副行长说,去年信贷政策比较宽松,银监制定的75%存贷比这一“红线”有所松动,不少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就有些“膨胀”,纷纷迫近“红线”。 “6月30日后,各家上市银行都将陆续发布自己的半年报,存贷比如果超过75%,肯定不行。现在分子太大了,大家不得不把分母顶起来。”该副行长表示,各家银行卷入揽存大战不足为奇。

    同时货币投放量也少了,“去年是4万亿,今年几乎没有变化。但银行的任务指标却在不断加码。 ”一家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僧多粥少的状态是最“杯具”的。一方面,大量的信贷放出去,急需做大存款这个“分母”,以拉低过高的存贷比;另一方面,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又让银行的资金头寸更为紧张。

    揽存大战,为谁而战?该负责人表示,从根本上说,大家还是为了利润而战。 “银行利润来源的80%还是来自存贷差。如果不能保证有贷款发放,利润收入就无法形成,为了确保利润的完成,必须多进存款。就是为了一个数字游戏在拼抢,不过这个游戏有点残酷。 ”

    不得不打政策“擦边球”

    银行要用“风险”买单

    各家银行都痛下血本,自然成效显著。据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内部人士透露,该行仅在6月30日上午,成功拉到1.3亿的存款,也因此付出了近30万的高额利息。如此高息揽存,高息又从哪里来?自然是银行掏腰包。然而仅凭银行那点可怜的中间收入显然杯水车薪。

    为给自家的高息“欠债”寻找出路,银行不得不打起了政策的“擦边球”,或是提高贷款利率,这样一来就加重了部分企业的负担;或者搞账外经营,这就给银行本身带来了资产风险。一旦贷款或投资难以收回,银行就会出现支付困难,甚至会危及正常的经营与生存。 “少数银行的支行还会铤而走险,做一些 ‘高息贷款’业务,这样带来的风险骤然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拿大家的钱去博高风险收益。 ”(记者 孙成富 实习生 马黎雯)

    新闻链接 外地银行揽存更疯狂

    在上海,除了抛出存款送iPad、送i-Phone 4等重量级礼品外,更有某股份制银行不惜血本地抛出每天千分之五的返现率“买存款”(即存1000万元,即返现5万元),一向不缺钱的“国有大行”也罕见地加入了揽存大军。

    一银行信贷员坦言,虽然知道违规但迫于压力,“也是没办法的事”。大限来临,三个月前还笑称根本没有“存款任务”的某国有大行信贷员这几天日子并不好过,一个月来,他几乎天天都在为留住现有存款,想办法往行里“搬存款”而战。 “压力很大,最后也不晓得是拉来了其他银行的存款,还是抢了自家人的。 ”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银行了解到,拉超过500万以上存款的回扣一般的“行情”为3‰左右,最高的能达到5‰。据上海财汇信息技术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按照监管层75%的存贷比要求,14家上市银行中,尚有民生银行等3家银行未达标。

    新闻链接 高息揽存催生“吃息族”

    “今天我在你们行存了1000万元,开心地拿着高达1‰-4‰的日利息。然后我再把这1000万元存款抵押,贷出900万元,再去另一家银行存上,再吃高利息……”本市某商业银行的一家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息拉储催生了这样一群专吃利息的人。他们靠这种循环存款-贷款-再存的方式赚钱,就在年末、半年末、季度末等时点,“不战以屈人之兵”,几天内就能获得上百万元的收益。

    相关访谈 擅自提高利率涉嫌违规

    “银行无论是通过中介返现还是赠送礼品来吸收存款,都是违规的。 ”市银监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国家发布的《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各家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严禁擅自提高利率。 “商业银行应考虑怎样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来留住客户,而不是打‘高息揽储’的歪主意。”该人士表示,银行应加强自我约束,制定的考核制度应更加合理,下发存贷款任务时也应本着科学的原则,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青岛高价豪宅频见退房 一楼盘一个月退房8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