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国宝级档案珍品来青 康熙遗诏科举金榜免费看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12 07:29:40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300多年前的唐朝公文什么样?古装剧中常提起的“免死金牌”什么形状?康熙的传位遗诏真被篡改过吗?“金榜题名”中的“金榜”有多长多宽?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可在6月14日至7月底到市档案馆一一解惑了。记者昨从市档案局获悉,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青岛市档案局、青岛市档案馆承办的 《中国档案珍品展》将于6月14日在青岛市档案馆展览中心开展,市民可免费参观200余件 “国宝级”档案珍品。

    珍贵档案首次来青

    “《中国档案珍品展》是集全国多家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的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展出,也是青岛首次如此大规模展出珍贵档案。”市档案局局长于新华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收录的近200件档案来自全国20多家档案馆,件件堪称无价之宝,其中大部分是“镇馆”之宝,并收录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目录》,其中清代内阁秘本档案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本次展览分唐、元、明、清、民国五个部分,再现了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民国初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展览收录的唐代纸质公文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档案;元代的官方文书是13世纪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原始证据;明朝的铁券、清代的金榜,记录了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

    最后一张金榜亮相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文献和实物是首次“露面”。比如明朝档案传世不多,展出的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抄本,十分珍贵,研究价值很高。“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幸事,本次展出的大金榜长19米,高1米,是光绪二十年殿试“大金榜”,也是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张金榜;展品“金书铁券”档案、皇帝立储档案、皇家族谱、清内阁秘档、康熙传位遗诏、庄妃册文、光绪皇帝大婚典礼红档、满文木牌、清代外交文书、御用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瑞谷图》、阿拉善霍硕特旗档案、中国近代邮政档案、孙中山档案等,都是鲜见的珍贵文献资料。

    7月底前可免费参观

    “本次展出的所有展品都是高仿真复制品,因为真品绝大多数是年代久远的纸质文档,很多已达到或接近保存寿命,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已不能或难以提供利用,有的已完全失去机械强度,只能保存在库房中。”市档案局副局长杨来青介绍说,此次展出的仿真品代表了国内文档仿真复制的最高水准,如康熙遗诏上的大面积霉迹,都和真品一模一样。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定于2010年6月14日至7月底在市档案馆展览中心进行,除了每周一闭馆外,其余时间的上午9时至下午4时对外开放,所有市民都可免费前往参观。(记者 李晓丽 摄影报道)

    部分珍品介绍

    ★真正的“免死牌” 明代“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民间称之为“免死牌”。是皇帝颁赐给功臣的特制文件和受赐人及后代赦减犯罪的凭证,是古代遗留至今在我国尚属独一无二的特殊载体的档案文献,属于金石档案的一种。为防止假冒伪造,“铁券”一般分为左右两半,左半部颁给功臣良将,右半部留藏于皇宫内府,以待出现异常时相验二者是否吻合。

    本次展览的“金书铁券”来自青海省博物馆,是目前世上仅存的四块“免死牌”之一,是1458年明朝英宗皇帝天顺二年赐给右军都督府都督李文的。此“铁券”制作考究,生铁质,半弧形,如瓦状,全部为古汉字。注明赐予李文“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的特殊待遇。

    ★科举制的见证 大金榜和小金榜

    在本次展览中,有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殿试大金榜和小金榜各一份。清代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一次,共开试文科112科,有112位状元。殿试揭晓的榜式称为“金榜”。金榜分大、小两种,大金榜分别用汉文、满文写成,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小金榜不盖印,仅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因为该榜为黄纸质地,所以称“金榜”或“黄榜”。

    在这份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殿试“大金榜”中,状元张謇,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小金榜”是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的231名进士名册,状元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堂兄张之万,榜眼是刘墉,也就是“刘罗锅”,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列二甲第36名。

    ★为雍正夺位平反 清康熙传位遗诏

    有关雍正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谜案之一。在康熙的传位遗诏中到底有没有被修改,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这份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康熙传位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这份遗诏长1.55米,宽0.8米,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其中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根本不存在“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

    ★清朝时期的“名片” 红头牌与绿头牌

    满族入关以前,缺乏纸张,经常将重要事宜书写在木牌上,用绳子将几块木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称作“档子”,这也是现在“档案”这个名词的来源。现存于世的清代满文木牌仅20余枚,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本次展出的“红头牌、绿头牌”为清代高级官员因事向皇帝呈递的衔名竹牌,相当于现在的名片。此外,清宫挑选秀女时也用绿头牌。牌子上写明该女子的旗籍、父名、本人年岁、有无生疤等内容。初选通过称之“留牌子”,等待复选。落选者称之“撂牌子”,即可自行婚嫁。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出租调价拟调成起步9元每公里1.4元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