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叫徐万年,45岁,是青岛港的一名农民工。 20年前,他捡酒瓶子被门卫羞辱;帮人装卸货物,老板一分钱都没给;出门打工,家里连5元钱都凑不齐。“当年遭的罪,我现在想起来都不敢相信。”他说,“那几年,我哪是人呐,连条狗都不如。” 今年“五一”劳动节,他被评为全国劳模,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西港分公司副经理的职务,新近又被提升为党委书记。码头一线的领导会议,在座的 这部人生的传奇是怎样写出的?“正县级”全国劳模是怎样炼成的?他走出了怎样曲折而深刻的人生轨迹?近日,青岛新闻网记者走进青岛港,经过两天贴身采访,记下了他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他背后发人深省的时代音符…… 编发这篇稿件,我们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副县级”农民工,再到“正县级”全国劳模,徐万年的成长、成才历程是青岛港职工成长成才的缩影,更是当代农民工向新时期产业工人转变的一个时代标识。
年轻的时候,老婆孩子都在临沂老家。每逢过年,娘儿俩就过来看他 村里数一数二的穷 出门就被欺负 徐万年出生在沂南,家里兄弟姐妹多,三个哥三个姐,他是老小。初中没读完,他就没钱也没心思念书了。沂南本就贫困,徐万年家又是他们村数一数二的穷,穷得连填饱肚子都困难。从学校出来后,他整天琢磨着怎么能赚点钱。在老家,他养过蝎子、兔子,种过蘑菇,但都因不懂技术也没经验,死的死,亏的亏,根本没赚到钱。 后来,年少气盛的他就想出去闯闯世界。想了半天,去哪里闯?去海边吧!在海边工作是当时徐万年最向往的。于是,老娘帮他烙了几个大烧饼带着,他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那是徐万年第一次离开家去外面闯荡。 海边在哪里?他也不知道。骑一段,他就下来找路人问问。“往东骑!”“继续往东骑。”“还往东骑!”……徐万年不知问了多少人多少遍,每次骑了一段,问问,还要往东。不知到底骑了多久,他终于来到海边。烧饼也吃完了,他放倒自行车,伸直腿,躺在沙滩上闭着眼睛,听着海水声,老徐说,那种感觉真好。 后来几经打听,他在海边开始帮人装卸货物。老板一分钱没给,还受到他人排挤。徐万年第一次尝到一个人在外被人欺负的滋味。 每次坐进食堂 都觉得太幸福了 每次坐在食堂吃饭,老徐就觉得太幸福了,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上午11点半,老徐来到会议室,来自码头一线的领导已经坐齐了。老徐在最中间的椅子上坐下,听大家各自汇报。20分钟后,老徐做了个简短的总结,并再次提出,他昨晚值班时,发现卷钢操作那块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操作工序还要改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座的都是城里工,只有徐万年是一名农民工,但他是这里面最大的领导。 12点散会,午饭时间。 “我每次坐在食堂吃饭,都觉得太幸福了!幸福是什么?这就是幸福!”老徐说。老徐现在很少吃咸,主要是当年吃怕了。年轻的时候家里太穷,吃饭没有菜,徐万年母亲就用面粉和着粗盐在锅里一搅拌,一团团盐疙瘩,这就是菜。 在东北森林当伐木工人那会儿,大冬天的,零下几十度,方圆几公里都见不着个人影,徐万年就穿个单裤单衣干活,饿了,抓把雪,使劲一握,就开始啃。这就是饭!森林里地形险恶,一不小心,命可能就没了。曾经和徐万年一起干活的工友,就有丧命在那儿的。当修路工那会,有个工友中毒没人管,难受得一头扎进稀饭里。“死也就死了,那时我们的命不值钱。” 徐万年说,人要活着,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他那时活着的代价就是,不值钱的尊严和不值钱的命。 整整两年,徐万年在全国各地打过零工,拿命换钱,但温饱始终解决不了。他彻底死心了。两年后回了老家。从此,再无论谁和他说,去外面闯闯吧,外面的世界好,他都不信。 所以,回家两年后,有个当年的同学给他打电话,说青岛港在招工人,据说那里挺好的,你去吧。他打心里不相信。“我哪里没去过?什么罪我没遭过?农民就是农民。外面的世界根本容不下农民工,哪里有看得起我们的?”徐万年回忆说。后来,经不起同学多次劝说,他在家也没什么正事,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但想了想,先去看看吧,不行再回来。 临走家里为他送行,翻遍全家,五块钱都没凑齐。(青岛新闻网记者 孙璐璐) |
上一篇: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