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幼儿园捐款忙攀比 捐20元被歧视

1
青岛新闻网 2010-04-19 14:59:47 齐鲁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玉树地震,牵动着千里之外岛城人的心。不少市民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向灾区伸出援手。在一家幼儿园,一场以娃娃为主角的爱心捐款却让妈妈们犯了愁:这么小的孩子对钱没概念,多少钱才能体现娃娃的爱心?

    徐女士的女儿在东部一家幼儿园上大班,16日,徐女士到幼儿园接孩子,收到了一份捐款通知,大意是,云南大旱、青海地震,希望孩子们能为灾区的孩子奉献点爱心。要求家长给孩子准备个信封,把钱装在里面,上面写

明孩子的班级、姓名与数额,周一带到幼儿园。

    娃娃究竟该捐多少钱?接到通知,家长们在院子里议论起来。“怎么也得捐100元吧!”一位平时对集体活动非常热心的妈妈率先开口。但是一名孩子的姥姥并不赞同,孩子这么小,对钱还没有概念,老师也没捐那么多啊,孩子没有必要捐那么多。

    私下里,老人感叹,上次汶川地震,儿子、女婿在单位都捐了2000元,女儿掏了500元。那天来接小外孙女,正赶上幼儿园在进行捐款,每个孩子都自己拿着钱往捐款箱里投,自己毫无思想准备。本来想捐50元,结果看到多数孩子都捐了100元。老人咋着舌,把身上留着买菜的100元全部投进了捐款箱。“捐少了怕孩子在幼儿园不好看!”离开幼儿园,老人的口袋里已经空了。

    听着大家的议论,徐女士很苦恼。汶川地震时,她本来给孩子准备了20元,结果到幼儿园一看,班里孩子的捐款平均为100元,有的还捐了200元,个别捐10元、20元的名字在捐款单上显得很刺眼,因为捐款多的和少的,在名单上有粉色和绿色之分。无奈,徐女士临时加码,以孩子的名义捐了50元。

    徐女士认为,孩子这么小,没有收入,应该要量力而行。但是,“为什么别人捐的是粉的,我是绿的?”孩子天真的声音至今还在耳边回响。“怎样做到不让孩子‘被捐款’呢?”徐女士陷入深思。

    对于幼儿园的捐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表示,孩子对钱没概念,捐款没多没少,教育孩子有这份心就行了,家长不要互相攀比就行。(记者 于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小区道路突变收费停车位 居民齐呼接受不了
下一篇:岛城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明日迎来降雨气温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