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化妆品悄悄改换新包装,在化妆品上标识了成分的同时,收起了标签上的“强效”、“特效”等用语。但与此同时市民却发现,一些化妆品打起“擦边球”,以各种高科技名词为噱头,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款产品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从多种植物中提取了有效成分,用二氧化碳代替有机溶剂,化妆品中的生物活性不会被破坏。”在宁夏路的某化妆品店内,店员滔滔不绝地推销一款祛痘产品,而站在旁边的顾客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大商场中不少品牌化妆品都已改换包装,一些新上市的化妆品上多了成分一栏,而没有了“特效”、“强效”等宣传语。但与此同时,一些化妆品却开始打起“擦边球”,向消费者介绍各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高科技名词。常听的纳米技术、干细胞护肤外,不少化妆品都打起“基因”牌。 据了解,不久前国家药监部门明确了化妆品禁用的内容,并列举了化妆品命名时的禁用语和宣传用语。业内人士称,目前化妆品成分基本同质化,所谓的专利、纯天然等多是一种宣传的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