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规划效果图
青岛新闻网2月24日讯 记者从青岛高新区采访获悉,从2008年5月12日胶州湾北部园区开工建设以来,青岛高新区顺势而为,积极进行生态型园区建设,高起点进行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低碳产业链条集聚,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低碳式发展。 1年多的时间,一个低碳经济产业的新高地,正在大青岛的胶州湾北岸崛起。 编制“低碳”规划 据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张斌介绍,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区,也不是克隆一个城区,而是建设一个独具个性的生态花园式新城区。“环境也是生产力”,这句话在青岛高新区的个层次规划当中有着最生动的表现。 空间规划:生态优先,三个“三分之一”锁定用地红线 在开发建设之初,青岛高新区将用地比例锁定在了三个三分之一上,即生态绿化用地三分之一,生活配套用地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三分之一。并以此作为区域发展用地的“红线”,以规划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区域发展的用地方针。 不久的将来,青岛高新区将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一个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第三代科技新城。充足的生态用地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区域的永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产业规划:“高、轻、特”的产业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坚持“高、轻、特”的发展方向,即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青岛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将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国际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形成低碳经济的高端聚集带。 为合理引导高新区产业项目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土地集约利用,高新区规划建设11个产业功能园区,包括:新材料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环保与节能产业区、海洋仪器仪表与装备产业区、生物与医药产业区、大学科技产业区、中央智力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电子信息研发和高端产业区和先进制造产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