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羊毛沟水系景观工程 创新高新区 “创新”是青岛高新区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并行的高新区,青岛高新区全力推进了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加强与院所合作,集聚创新创业资源 6月16日,青岛高新区与7所驻青高校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签订了《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 9月1日与中科院正式签订《共建中科院光电院青岛研发基地协议》,确定与中科院光电院在高新区共同建设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11月29日举行开工奠基。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在我国光电领域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先进光电工程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将以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领域建设5大创新技术研发孵化中心,到2015年建成中科院青岛创新创业产业园。目前,高新区已与中科院海洋所达成高性能计算中心合作协议,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签订建设生物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协议,正在进行中科院青岛育成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与中科院院所、高新区创新平台和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共享平台,逐步打造集“高技术研发与孵化、技术集成与转移转化、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与一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完善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 推进载体建设,打造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 创业载体是高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主要平台。2009年2月,高新区创业中心一期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通过规划设计,高新区创业中心将按照创业人社区理念,以专业分类进行分区设计和专业平台建设,引导孵化器和加速器从以孵化企业为主,向既孵化企业又孵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 与创业中心并行推进的还有科技人员公寓和企业加速器。科技人员公寓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主要为高层次科研人员提供住房保障,企业加速器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中试厂房和标准厂房。三大建筑群分别涉足科研孵化及商务、生活保障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初步形成了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创新创业配套设施的基本骨架。正在规划设计中的综合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一批后续配设施正加快推进,预计明年开工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围绕建立高效的审批服务机制,高新区建成了胶州湾北部园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财税服务大厅,高新区内设各部门及8家派驻机构全部进驻,真正做到“全程服务、一站办结”;率先建立了审批部门首席专办员制度,全权负责本部门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实行了项目全程代办服务,推出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评价监督制等;同时,制定实施《重点项目挂牌督办暂行办法》,修订完善《入园项目评估管理办法》,将审批时限由108天压缩至45天,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速提效。 优化政策引导,制定“鼓励引进先进制造业暂行办法、鼓励引进现代服务业暂行办法、鼓励社会中介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等制度,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工作效能;制定鼓励引进研发机构和孵化器暂行办法,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实施了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进入产业链高端;制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高新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为园区落地企业创造整洁舒适的投资环境。高新区还研究投资项目落地后评估管理办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打造智能化园区 根据总体规划,青岛高新区将紧跟国内最高水平的科技园区,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数字化园区“12345”建设,其中“1”是指统一门户系统;“2”是指园区高速宽带网和无线网;“3”是指运营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4”是指按照服务对象划分为内部政务、创新创业、公众与社区和园区公共服务等四大类服务;“5”是指创业大厦网业分离示范工程、创业大厦建筑智能化示范工程、中央智力岛无线覆盖示范工程、SaaS(Software-as-a-service)服务平台示范工程、高性能计算公共技术平台(云计算)示范工程。通过实施数字化园区建设,推动青岛高新区数字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努力将青岛高新区建设成为中国数字化园区的样板,全面实现园区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企业经营和社区生活的高度数字化。 在组织实施高新区门户网站建设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成熟、先进的国内外科技园区门户网站,紧密结合青岛高新区实际情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自8月17日开通以来,网站累计点击量达到70余万次,已成为青岛高新区重要的宣传阵地、招商和创业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