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钻石” 汪洋中的小岛价值相当于再造两个龙口县。 陶渊明的故乡山东龙口显得最为野心勃勃,媒体报道称,规划中的人工岛群总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用于发展临港高端制造业,为全国之最。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12月初该项目已提交至国家海洋局,进行国家层面的专家论证和最后审批。如果不出意外,五六年后,酷似龙嘴的龙口湾将口含夺目的人工“明珠”。 造 龙口市政府提交的书面报告显示,近年来,由于港口周围无地可供、缺少发展空间,许多企业或放慢投资进度,或到外地投资。 地方主政者也曾一度将眼光投向农村,在“城乡一体化”的名义下,将越来越多的农村用地变成工业用地,“但农村的基本耕地红线没法碰。”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山东官员还说,龙口此前也曾尝试与内陆置换土地使用指标,但近年来国家加强了监管,置换的经济成本和政策风险越来越高。 而根据初步估算,即便此项工程浩大如“愚公移山”,数亿立方的填埋土石量甚至超过三峡工程,但造岛每亩成本平摊也仅20万元左右。而此前媒体披露的移荒山填海方式,更可以将荒山削成可资开发的平地,无异于一举两得。 钱看起来并不是问题,山东省海洋厅海域管理处处长宋继宝此前称,人工岛的建设将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吸引企业投资,本着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政府主责监管和规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用了“寸土寸钻石”来形容此岛对企业的吸引力。 而更大算盘在于,龙口市市长李永乐期望“到2020年,规划区域内引进各类企业100多家,完成各类项目投入超过600亿元,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的经济规模”。 1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2008年龙口的国内生产总值不过570亿元,汪洋中的小岛价值几乎相当于再造两个龙口。 围海阵痛 “该炸开的炸开,该清淤的清淤,还海洋一个本来面目。” 龙口发生的一切,恰是中国用海历史的缩影。“就我们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向海要地是一种必然,从国外来看,向海要地也是一种趋势。”国家海洋局李文君说,中国人均土地稀少,耕地红线又不能碰,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与土地稀缺产生矛盾。 而上世纪盛行并延续至今的围海造地模式一度成为沿海各地拓展发展空间的救命稻草,情势一度失控。 国家海洋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2年到2008年,用于工业及城镇建设的填海造地面积由2033公顷增加到11001公顷,年均增长率达40.2%。 而最近三年,仅国家海洋局查实的各地违规填海面积,竟高达14000公顷。 以往采取的大多是顺岸平推或在海湾区域截湾取直方式,李文君评价说,“平推式是最省劲、最经济的手段,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土地,这是谁都愿意去做的。”但一旦填海方式和位置不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龙口湾人工岛规划区域的北边,几年前曾批下了填海建港项目,为了修建矿石码头,近旁的屺砪岛被挖得面目全非,荒山被削去一半。当地居民痛惜,原为黄县八景之一的“屺砪收帆”,海光山色已成了泥浆一片。“山东省也好,其他地区也好,因为以往的管海用海方式,”王守信承认,“海洋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海湾在萎缩、湿地在减少,都是粗放分散式用海的结果。” 负面例子不止于此。河北省黄骅港的初期建设采用顺岸平推方式,因为违背海洋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规律,建成后风暴潮带来大量泥沙淤积,每年清理航道的费用已几乎与所挣利润相抵。 在山东青岛的胶州湾海域,平推式围海造地造成了水面缩小,影响了纳潮量,本来靠退潮时带出的人类污染物,由于无法及时带出,正让水面逐渐浑浊。 而浙江玉环的漩门湾,围海大堤阻断了通向毗邻乐清湾的海水环流,乐清湾的海滩泥沙大量淤积,几乎已难再见正常的潮汐。 “围填海方式……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价值。这不仅带来了自然岸线缩减、海湾消失、岛屿数量下降、自然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造成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海水动力条件失衡,以及海域功能严重受损。”2008年初,国家海洋局在一份意见书中如上总结教训。 而今年,国家海洋局已启动海岸和近岸海域的整治行动。“把以前填海出现问题的历史旧账算清,重新整治,该炸开的炸开、该清淤的清淤,还海洋一个本来面目。”李文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