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分析,县委书记大概有四种价值取向: 第一种人,当了县委书记后,权力欲膨胀,觉得自己是一把手了,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追求绝对的权威。 第二种取向是追求物质利益。这些人思想素质不高,有了权力后,就想捞取好处,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 第三种取向是利用县委书记这个平台,搞短期政绩工程。不管项目对今后有没有负面影响,目的就是尽快做出所谓的成绩以此作为高升 第四种是希望在这个平台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理想。一般来说,基层干部大概要做20年才能当上县委书记,再往上就是副市长,但从平台来说,县委书记这个岗位是最能施展抱负的,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干事创业、造福一方。 我当县委书记有三条,一是希望能够把地方发展得快一点,二是希望让领导班子运转得顺一点,三是希望自己的进步稳一点。 把地方发展快一点,是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当过区长、县长,深切地感受到,领导班子不顺的话,大家勾心斗角,即使县委书记权力再大,工作起来也不会愉快;在进步方面,我希望是稳一点,能够脚踏实地,做到水到渠成。 有的县委书记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在乎有形的权力,比如对任何项目落实、人事安排、资金使用都要拍板,这种权力就像只有形的手。有的是无形的,县委书记不直接拍板,只要你下面的干部做得规范,合乎程序和法律,他们自己就可以拍板。我希望我能给别人这种感觉。 权力没扩大,心里踏实了 “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容易出成绩,干了两年就想动,三年不动就活动。原地提拔后,解决了后顾之忧,更安心工作了” 湖南省委原地提拔我们这批县委书记,是看到了县委书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从好处来说,可以稳定县委书记队伍,把部分优秀县委书记提拔为上一级领导班子成员并继续担任县委书记;或提高一部分实际经验丰富的县委书记的职级待遇并予以留任,有利于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容易出成绩,因此,很多干部当上了县委书记之后,就想着提拔,导致一些县委书记“干了两年就想动,三年不动就活动”。对我个人来说,被提拔后,心里比较踏实,解决了后顾之忧和出路问题,可以安心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工作。 提拔为副局级县委书记还有一些名誉上的好处。比如到市里开会,名字就排在一般县委书记的前面,到外地去考察,坐车就和市级领导坐在一起,甚至有时到市里的职能部门办事,人家见我是副局级干部后,多少会客气一些。而且,作为副局级干部,有时可以参加一些中心组学习,参加一些高级别的会议,了解到的信息会多些。 但除此之外,我这个县委书记的权力没有任何变化,管的事情还是以前的事情,既没有增加审批权,也没有增加管理权。今年10月,中央组织部的干部来湖南和我们这些“原地提拔”的县委书记座谈,问我们“原地提拔”后,权力是不是扩大了?我们在座的6位县委书记,都说权力没有变化,权力边界没有扩大。
其实,在一些地方,地市级的市委常委兼任县委书记也有很多,作为县委书记,他们的权力和一般的县委书记也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我来说,这次提拔是“压力多于动力”,级别上去了,职权没变化,看起来风光,其实压力更大了。 监督有制度,关键看落实 “现在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制度还是比较多,拿我来说吧,每年至少要经过6道坎。关键是如何落实” 原地提拔县委书记,只是提高了职级,并不拥有市级领导的职权,因此,有人认为不好监督了是个误会。 其实,现在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拿我来说吧,每年至少要经过6道坎。 我每年要向县委全会作工作报告,自觉接受党员的监督。 还有测评。举行测评的是湘潭市委,给我们县委书记测评的代表是全市的党代表、基层支部书记、市直机关负责人等。他们给我们打分,那可是不留情面的。如果你平时做得不好,分数必然就低。 每年还有一次述职述廉。给我们打分的是县委班子成员、市直机关中层干部以及乡镇党委一把手。 从去年开始,湘潭市委要求党政一把手勤政廉政公开承诺,每个县委书记都要在电视上公开亮相,接受群众监督。平时做得不好,群众就会骂你。 还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逢生日、喜事或丧事,都要向上级党委报告,在别的县,还要求县委书记公布财产。湖南省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意见》,重大资金使用、人事安排等都有明确规定。现在,就是乡党委书记要调动或者变更,都要市委组织部同意。 我赞成对县委书记个人权力的监督。监督不缺制度,关键如何落实。 |
上一篇:联手作假,腐败“驰名”
下一篇:对“吃空饷”者当以贪污治罪